《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53867858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3知道回声现象。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特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四、相关资源【知识解析】人耳构造.mp4、【知识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识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mp4等。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学校举行运动会时,小明被安排在终点做计时员。老师告诉他:按表时要看发令枪冒出的白烟,而不能听到发令枪响再按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请同学讨论回答。教师根据情况补充:声音传播一段距离要经过一段时间。比赛时

2、如果听到发令枪再按表,运动员已起跑一段时间了,记录的跑步时间偏短。【新知讲解】(一)人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造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人耳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此处图片视频截图,请下载【知识解析】人耳构造.mp4。2骨传导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如果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可以通过“骨传导”使人重新感知声音。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贝多芬晚年失聪,通过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

3、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来继续创作的。(二)声速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例如15 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25 的空气中声速是346 m/s。教师讲述教材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让学生对声速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介质声速(ms1)介质声速(ms1)空气(15 )340海水(25 )1 531空气(25 )346铜(棒)3 750软木(25 )500大理石3 810煤油(25 )1 324铝(棒)5 000水(常温)1 500铁(棒)5 200观看视频【知识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mp4。

4、(此处图片是视频截图,请下载【知识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mp4)教师总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1。(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2回声当我们在空旷的山野中对着高山喊话,会发现什么现象?(听到回声)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对着离人较远的山崖喊能听到回声,对着教室内的墙壁说话,却听不到回声,这是为什么呢?回声产生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那回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音乐

5、厅的反射。【典型例题】例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古代士兵把耳朵贴在地上能听到远处敌兵战马奔袭声,说明马蹄声只能通过固体传播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解析:A选项,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说法正确;B选项,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说法正确;C选项,古代士兵把耳朵贴在地上能听到远处敌兵战马奔袭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但不能表明马蹄声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说法错误;D选项,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

6、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说法正确。答案:C。例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进行创作的,这是利用_来听声音的。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贝多芬的耳聋是由于传导系统的障碍形成的,所以通过骨传导可以听到声音。答案:骨传导。例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此选项

7、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选项,喇叭发音时,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体在振动,引起纸屑的振动而跳舞,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六、课堂小结学习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七、板书设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一)人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结构。2骨传导。(二)声速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1。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