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865124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勘测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勘测 目录1有关规定 1.1 岩土分类的规定 1.2 岩芯保管的规定 1.3 照片的规定 1.4 原始资料的规定 1.5 规范标准的规定 2初步工程地质勘察 2.1 工程地质调绘 2.2 工程地质勘探 2.3 测试 2.4 初勘资料整理 3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3.1 工程地质调绘 3.2 工程地质勘探 3.3 测试 3.4 详勘资料整理 4 质量管理制度 4.1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保证体系及监督审核制度 4.2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 4.3 质量事故处理 4.4 工程地质勘查资料验收 1有关规定1.1 岩土分类的规定1.1.1 桥涵地基、支挡构造物地基、填土路堤地基及隧道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分类按公

2、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附录一的规定执行。1.1.2 取土坑(料场)、路堑等挖填段土分类定名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402007)中土的工程分类规定执行。1.1.3 岩石风化带划分,破碎程度划分,土层密实度划分,均应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附录一规定执行。1.1.4 隧道围岩分级、不良地质分类应分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执行。1.1.5 公路工程地质图例及符号应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执行。1.2 岩芯保管的规定对(特)大桥、长隧

3、道不同地层应有1孔以上取具有代表性的全孔岩芯,按地层上下顺序缩样进行编号、整理、装箱,填写岩芯卡片和岩芯箱登记表。深路堑及其它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也应保留代表性全孔岩芯。其余岩芯均应在所勘察的工点附近埋存。1.3 照片的规定对每个钻孔的岩芯都必须拍有彩色照片留存并附于成果报告中,对特殊地质现象、场地全貌,钻探、物探、测试工作现场也应拍摄彩色照片,并选择代表性照片附于成果报告中。1.4 原始资料的规定所有的野外测量、调绘、班报记录及试验的原始记录和质量记录等都应整理成册,签署完备存档备查。1.5 规范标准的规定除应执行本指导书外,还必须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2初步工程地

4、质勘察2.1 工程地质调绘2.1.1 路线工程本阶段着重于工程地质选线,重点查明与控制路线方案与路线走廊有关的地质问题。勘察工作包括路线各比较方案,勘察范围一般沿路线两侧各宽150200m,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分布等地质复杂路段应扩大勘察范围,宜采用高精度遥感图像解译判断,并结合人工地面调查和测绘作出评价和建议。对路线方案起控制作用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初勘阶段必须查明,并量化评价,供路线方案优化决策提供地质依据。人工调查和测绘应采用1:10000和1:2000地形图相结合,在勘察范围内,地质观测点2应按成图面积4平方厘米左右不少于1个点。2.1.2 路基工程重点查明影响地基稳定和开挖边坡稳定的重

5、大地质问题,查明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调查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的可能性。一般路基可与路线工程地质调绘一并进行,调绘精度按1:2000控制;高路堤和陡坡路堤一般每个纵向控制横断面间距为200m,当地层岩性变化大时,必须补充控制横断面,用1:1001:200的比例编绘横断面图,左右应超过路堤底宽至少20m。 深路堑每个纵向控制性横断面间距按100m一个,当地层岩性变化大时,应加密到2030m一个,且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用1:1001:200的比例编绘横断面图,左右应超过开挖线至少120m。 2.1.3 桥梁工程重点是查明控制桥位方案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各桥位方案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比例尺一

6、般采用1:2000,对建桥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结论性评价。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桥和控制性特大桥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采用1:5001:2000,测绘范围应包括桥轴线纵向的河床和两岸谷坡或阶地,以及横向的河流上、下游各500m,并评价山体稳定性和基础稳定性。对桥位的地质调绘,分幅式桥梁必要时应分幅调绘。2.1.4 隧道工程重点是查明隧道位置选择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成因、地质年代、岩层组合、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及风化破碎程度、土层特征等。对深埋隧道应预测升温情况和岩爆或大变形的可能,对地震调查,应了解隧道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结合隧道水文

7、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查明隧道区含水层、隔水层性质等水文地质条件,必须判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侵蚀性。查明隧道是否存在傍山偏压,隧道是否通过煤层、矿体、含可燃性有害气体、采空区、岩溶区等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段。调查测绘范围:长大隧道所穿越的全部地段(包括洞口路堑);不良地质地区的隧道调查与测绘应充分利用卫片、航片等遥感资料进行大面积调查,查明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规模、性质,并对隧址作稳定性评价,测绘范围应适当加深加宽;特长、长隧道应进行专门水文地质调查。宽度按测图宽度调绘,比例尺为1:2000。针对工程区域的地质特点,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不仅要求严格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

8、G C20-2011)办理,而且还应注意如下几个工作重点: 注意对风化覆盖层厚度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勘察; 注意对岩层产状与层理面力学性质的勘察; 注意对溶洞、溶沟等位置、形态、填充状况与填充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勘察; 注意对煤系地层发育形态,特别是是否存在瓦斯气体以及发育程度的勘察; 当隧道顶上存在村庄与农田时,要特别注意隧道工程对地表水文环境的影响调查与分析。2.1.5 不良地质(1) 岩溶本阶段重点是初步查明可溶岩分布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表岩溶的主要形态、规模、分布特征,溶洞的分布、规模;初步查明控制岩溶发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特征,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界线,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

9、程度,地下水类型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规模、稳定情况和发展趋势。测绘范围应以能满足方案选择和查明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原则,对路线工程中线两侧各300m,比例尺1:2000;对特大桥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桥桥轴线上、下游各500m;对于隧道,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测绘范围,比例尺1:5001:2000。(2) 滑坡重点进行以下工作:地貌调绘:调绘由滑坡活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地面变形、破坏的范围。工程地质调绘:收集有关大地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壳应力场及地震资料,滑坡地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节理裂隙发育、分布规律。调查范围应包括滑坡体及其周边稳定地段。水文地质调查: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10、调绘地下水露头的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含水层出露与埋藏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调查滑坡活动历史。收集气象水文资料。(3) 崩塌与岩堆地貌调绘,调绘岩壁形态、规模、新近崩塌情况、落石规模及其运动方式,岩堆分布范围、形状、各部位的成份及坡度变化、稳定情况等。工程地质调绘:收集地质构造及地震资料,调查陡崖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发育特征。调绘范围至崩塌岩堆周界以外40m,比例尺1:5001:2000。调查崩塌与岩堆发育活动历史。 气象、水文调查。(4) 采空区查明采空区的范围、埋藏深度、空间大小、顶板岩层厚度、塌落情况、采空区充填情况、地质构造特点;查明采空区地表变形和塌陷的

11、分布规律、发展趋势及其他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位置和规律;查明控制方案的采空区是否可以通过、经济造价比较是否可以承受。对路线经过的采空区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应以收集资料为主,重点收集各种地质图,了解采空区的地层构造、岩层产状、地质构造的发育特点、采空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收集矿床分布图,了解矿层的分布、层数、层厚、埋藏深度,已有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开采时间、开采方法,顶板处理措施及远景开发规划。对由于地下采空而引起的地表移动盆地,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重点查明地表塌陷的特征、塌陷范围、变形大小、稳定情况与发展趋势,由于地表塌陷而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分布位置和规模。测图比例1:0002000。(5)

12、 软土本阶段重点是查明路线走向范围内可能布置路线的区间内的软土路段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系地层的沉积关系,查明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深度、形态、基底性质、各土层的含水情况、土颗粒组成,查明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水理性质,按地震烈度划分相关路段范围,研究分析其危害程度,为优选路线方案提供依据。勘察范围视地质情况复杂程度和设计需要而定,比例尺一般为1:2000。2.2 工程地质勘探2.2.1 勘探点的定位与测量 钻(坑)探点必须采用经检查、校正合格的测量仪器按坐标进行定位,并记录钻孔坐标及测量孔口高程。物探测线、地质调绘观测点可在对中桩确认无误后利用罗盘加皮尺等半仪器法丈量定位。每个勘探点在施工前工程技

13、术人员必须对勘探点位对照地形地物再次进行确认,且留有记录。勘探点位超过误差标准不能到位时,应说明原因,且与总体组和设计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移位。对于重点位及岩溶发育地段原则上尽量在设计点位上勘探。物探异常点必须用坐标进行控制。2.2.2 路基工程 (1) 一般路基勘探孔(坑)的布置应以查明路堤地基范围内的各类岩土性质,特别是以查明路线范围内的特殊性岩土(如岩溶、膨胀岩土等)的分布范围和发育程度为原则,选择在地形地质特征点处布置螺纹钻、钎探孔、机钻孔等,且以螺纹钻、钎探、槽坑探为主。 勘探点的间距视地质复杂程度而异,一般情况间距200m300m一个,深度至拟建路堤基底面以下34m或硬土层内23

14、米。基岩露头处可不布孔(坑)。当非机钻、槽坑探难以查清地层条件时,应布置机钻孔。当该段路基中有桥梁、支挡工程勘探点时,应根据地质条件,结合和利用构造物勘探孔(坑)布置路基勘探孔(坑)。不良地质地段(特别是岩溶发育地段,以及山沟、山凹、山顶盆地极易存在软基地段)应加密和加深勘探孔(坑),以查清不良地质分布范围、发育程度为原则。 (2) 高路堤(H20m) 重点调查地层层位、层厚、土质类别,调查地下水埋深、分布;确定土的承载力、抗剪指标和压缩指标;判定在路堤附加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和滑移的稳定性,重点应查明地层中的软弱层。按控制横断面勘探,其间距一般情况下200m一个,但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每个断

15、面勘探测试点不少于2个。勘探深度对小于2m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则勘探深度不少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至下卧硬质土层13米。 (3) 陡坡路堤重点勘察对于填筑在等于或陡于1:2的斜坡上及存在可能沿斜坡滑动的路堤(包括半填路堤),应查明其沿斜坡或下卧基岩面滑动破坏的可能性;调查斜坡上覆盖土层的层位、层厚、土质类别,斜坡下卧基岩岩石的倾斜度、岩性、产状、风化程度,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情况;确定土层和岩土界面的抗滑、抗剪指标。按控制横断面勘探测试,其间距一般情况下200m一个,但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每个控制横断面勘探测试点不少于2个,深度一般应达基岩或按照高路堤规定办理。 (4) 深路堑重点勘察对于初拟的路堑边坡高度大于或等于20m者,或边坡高度虽小于20m,但需要特殊处理者,均应对开挖边坡的土层、岩层及沿软弱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进行调查;调查岩土组成情况、岩土界面坡度和倾向、岩石风化程度;调查边坡岩层层位、层厚、产状、岩性、软弱夹层和构造结构面情况,结构面抗剪、抗滑指标;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特别是地面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