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53847551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思考1:本学期为了做二年级的统计的精品课课程,我还特意听了几位名教师的示范课,感受到低高年级同一内容教学的异同,绍华老师在二年级统计知识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能够关注。在把握教学重难点上处理得恰到好处,能够引领孩子经历统计的过程,对复式统计表的作用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孩子认识深刻,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教材。我在这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如有些孩子用口头语去表示意思。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何引导“血红色”用数学语言去表达意思更是孩子思维顺畅性的体现。何

2、丽琼老师的统计复习课,很好地灵活地驾驭课堂的能力,彰显了教师丰富的知识底蕴。但是我个人认为要进一步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有的是教师的表述语言过多,应该把更多的表达机会让给孩子。思考2:在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经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各类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在组织学生复习过程中教师们都重视现实情景,无论是统计内容还是概率内容,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对知识进行整理,培养了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在统计的过程中,教师激发了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创设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情景,自然而然的渗透到教学中。教师们引导学生把提出问题作为

3、统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效果时效性强!思考3:听了低年何丽琼老师的统计和高年的统计复习,使我对数学知识更系统的掌握和了解了。何老师的课把单式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除了观察数据方便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呢。课后思考一统计数据除了可以人员站起来统计之外,还可以不可以有其它方式(剪卡纸贴等)。例如:何老师的用红粉笔在纸上画。听课后对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更明确了,复习课的方法,更明确了。总之,我这次听课活动很有效果,受益匪浅。何老师的课亲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节好课。思考4:二年级的统计课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了解了复习课应掌握的程度。听了这两节课使我更加清楚了一年到六年的统计的

4、知识,低高年级在一起,相通的知识共同研讨,有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我对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更明确,更细心了。听何老师的课是我受益。何老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的一个理念是“能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是应该暗含着数学问题,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何老师从学生的一、二年级体重变化引入,这样从学生最切身的体验入手,体重的变化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在课堂上,何教师很注意和学生信息的交流。如教学复式统计表时,特别是学会看懂表头的内容,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即复式统计图,先让学生思考怎样合,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特点,在初步

5、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电脑的直观演示,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再组织小组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思考5:整理复习有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势,马上要进行期末复习了,听了两节课引发了我对复习课的一些思考。学生的自主性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高年级比较系统的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整理,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提升,但低年级就不同,复习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边讲一边练。听了二年级复式统计表的练习课后,使我明白了很多,我知道了在全班统计某一项数据时,必须了解全班总数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全员参与,不漏掉每一名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