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846125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关雎)(2)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5)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6)我劝天公重抖擞, 。 (龚自珍己亥杂诗)(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8)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孔孟之道,仁义为先”。面对生死抉择,怎样做才

2、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给出了答案:“ , 。”班级举办“成长的岁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三个小组都确定了自己的主题。“读好书,助成长”小组组长小枫为本组活动写了开场白: (A)读好书,是一种有助心灵成长的修行。读好书,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涵养我们的精神。我们在苦志学诗的香菱身上学得了坚持专注,我们从恃才放旷的杨修身上悟得了处世之道 , 。(B)读好书,坚持每个月读一、两本好书,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C)请大家一起加入我们的读书“修行之旅”吧!2. 划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 )句。(3分) 3. 结合自己的课内外阅读,帮小枫在横线上再仿写一句。(2分) 4. 小洁想“类说”

3、水浒传中人物,但准备的素材中( )项和原著不吻合。(3分) A. “巾帼不让须眉”的三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作者视之为梁山“好汉”,暗含了赞叹之情。 B. 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鼓上蚤时迁,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告诉我们“小人物”蕴含“大能量”。 C.均有传奇打虎经历的武松和李逵:李逵景阳冈痛杀四虎,让人感受他的孝顺;武松喝酒前赤手空拳杀猛虎,让人感受他的神勇。 D. 梁山聚义后,先后回乡探亲的好汉李逵、宋江、公孙胜,让我们发现,英雄亦重亲情孝心,可谓“侠骨柔情真英雄”。 “看社会,促成长”小组成员小雯写的再见,南京2014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4、2014年的南京记忆,如同点点涟y(),荡漾在心底:以创新活力与人文绿色的名义,我们点燃青春奥运的激情梦想;以人类尊严与世界和平的名义,我们奏响国家公j()的庄严钟磬;我们用更多的“南京蓝”驱散天空的雾霾();我们用更多 “抬车救人”式的义举温暖周遭的世界新年的太阳已经升起,我们将笑吟吟()地感受更多的“南京正能量”。5.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4分)涟y( ) 公j( ) 阴霾( ) 笑吟吟( )“铭历史,鉴成长”小组成员则进行了现场诗歌朗诵和书法挥毫的活动。6.请你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书写下面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中的句子。(3分)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5、 二、 (45分)(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第7题。(4分)玉蝴蝶温庭筠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7 此词上阕交待了时令,“ ”一词揭示了全词的意旨,“先”字与“ ”字对比,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的牵挂与感伤。下阕“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的对偶句还运用了 的修辞,生动形象,直接引出了末两句的抒情;“断肠谁得知”一句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他的望江南词中的“ ”一句,加深了对“断肠”一词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12分) 观画两则甲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暴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

6、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乙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日见,曰:“此中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之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镜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注】:输租氓:缴租的老农。姻家:儿女亲家。披哆(ch):指花张口开放。哆,张口的样子。房:花心。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画两处)。(2分) 方 其 斗 时 夹 尾 于 髀 间 虽 壮 夫 膂 力 不 能 出 之。9.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公疑之,问其故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2) 此中午牡丹也。 11.甲文中斗牛图的不足在于作者不“ ”(填甲文中三字),乙文中丞相吴公能赏画是因为他“ ”(填乙文中两字)。由两文可见,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必须重视 。(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4分)当“敏感”成为一种时代病【网友热议】近几年,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起来,青少年如何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网友们如是说:相见也怀念:青少年压力不小。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随着人口激

8、增,城市化进程加剧,生存环境更拥挤,生存竞争更激烈。小多:这个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年轻人在占有资源上处于劣势,易受挫,会有人焦虑、躁动、迷惘,甚至迷失,我们如何是好?万向轮:很多青少年热衷刷微博、看微信、发动态,每时每刻都在“晒”自己,有些人变得太过注重自我满足而很少关心他人需求,于是变得自私脆弱。 (摘自财经网论坛)【心理漫画】(摘自心理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智慧小语】最好能好过蒋方舟吗?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刚毕业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但年少成名也让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她认识到,

9、人总不能活在外界的声音和眼光里面。“太敏感是种病,它会毁了你的幸福。无痛不人生,关键是你是否痛得起,输得起。别人岂能为我定位?我就是我的坐标,这是抗敏感青年的范儿。”蒋方舟如是说。最差能差过吴秀波吗?在功成名就之前的20多年,吴秀波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驻唱过酒吧,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但他一直相信: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他说:“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它特定的风景。”也许这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时代。当你面对人生和社会上某些极端或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年轻的进取的心态,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选自意

10、林2014年第10期【专家观点】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因为他们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即将面临着各种严苛的选择:升学、就业、换工这种压力一般25岁以后会自然缓解。他给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第一,着装整洁。衣服影响人的自我感觉方式。常沐浴、穿干净的衣服以及换个清新悦目的打扮能帮助你取得重大的进步。第二,坐在头排。在公共场合,喜欢后排源于人们缺乏自信。如果你坐在前排,你可以建立自信。第三,大声说话。有些人从不发言因为害怕说错话出丑。其实只要努力在每个讨论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会更自信。德国施罗姆工程学院向压力过大的学生推出了一项“健步”行动每周由健身教练带领学员到郊外练习快

11、走。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你感觉更加自信。英国谢菲尔德高中每学年都会定期开展“感恩日”活动。在每月一次的“感恩日”里,每位学生都会花一些时间列出需要感恩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过去的成功、独有的技能、来自各方面的爱、积极的动力等。校方认为这样会让学生“为自己拥有这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而感到震惊,更会有动力朝成功迈一步”。 摘自中国心理咨询网12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感觉生活压力大、变得“敏感”的原因有哪些?(4分)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网友热议”中三位网友提供的信息反映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因素造成的

12、,青少年的心理总体情况是不够健康的。B吴秀波说的“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与梁启超所说的“苦乐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心”都强调了心态的重要。C“专家观点”中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是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会缓解,不需要调节。D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倡导通过“健步”行动克服焦虑与痛苦,他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人感觉到你更加自信。14目前一组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受到网友热捧,被视作“心灵正能量”。请仔细观察“快乐定律”的图片,参考“动力定律”的内容撰写一条“快乐定律”。(2分) 15请从下列AB两项中选一项来做“智慧小语”材料的标题并说说理由。(2分)A好不过蒋方舟,差不过吴秀波 B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