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53837824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1.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 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 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3.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

2、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 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4.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

3、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5.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

4、策打破 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

5、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 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 _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 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

6、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 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 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

7、)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

8、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 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

9、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

10、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 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11、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 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 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 _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 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