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836975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藤野先生拓展阅读 每个人在求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总有一位会留在心灵深处,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阅读下文,说说“我”为什么会对这位老师的印象如此深刻。漫漫人生路,谢谢遇见你我一直很想念一个老师。小学时,我并不明白启蒙这个词。后来知道,就是启蒙老师。她年纪很轻,二十岁出头,娇小玲珑,面容清秀,皮肤略黑,齐耳短发。怎么看,都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她身上总有一种民国女知识分子的味道。她是喜欢笑的,微笑,眼睛像是蓄着秋水,但是略带一丝病容。我的语文是她教的。小学四年级,她要求我们写日记,每天一篇。每天她都改,写评语。她将自己的日记抄在黑板上,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解。她确实是我见

2、过的最尽职的一位老师。如果不是因为她教语文,或许我便不会到现在还在写字。那时,我们校外有座小桥,桥下有浅水,从不断流,总是清澈。中午吃完饭,我从桥上过,偶尔坐一坐。她从远处走来,喊我一声。她采一捧野花归来,抽出一朵,说:“来,给你。”她常哭,我们不听话,她就哭;我们考得不好,她也哭。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女人是这么爱哭的。那时候读唐诗,我坐在窗边,高声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忽有声音接道:“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转头,看见她。她的肘撑着窗台,托着脸,歪着头,朝我俏皮地笑。阳光在她的短发后形成一层毛茸茸的、灿烂明亮的光晕,她的脸在逆光里显得那么秀雅。她就在那个起风的早晨

3、微笑,短发轻轻拂动,很美,很美。我一直忘不了那帧画面。后来,隔了好些年,我大学毕业不久,听老同学说,她离开了。是永远离开的那种离开。那晚,我大哭。我知道,我失去了心里最美好的象征。弗洛伊德经常说,一个人成年后所做的所有事,都跟童年有关。我一直觉得,在我的童年里,是她在我的脑海里根植了一种我说不清的真善美。以至于未来诸多的负能量和黑暗,永远无法真正渗透到我的内心深处。她像是在我的心里布下了一个结界,极乐净土一般,外来的纷纷扰扰,到这里,总要归于平静。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感谢漫漫人生路,曾真真切切遇见你。奋斗是照亮梦想的火把巴赫约翰塞巴斯蒂是德国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也是近代奏鸣

4、曲的奠基人。巴赫在十来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靠给贵族家庭打零工挣饭吃,受尽欺凌。巴赫家附近有一座音乐厅,每次有表演,巴赫都会躲在音乐厅的窗户外面聆听,他梦想将来自己也要成为一名音乐家。一年夏天,一个名叫克劳斯的管风琴演奏师来到这里开音乐会,巴赫拉着克劳斯的衣襟,恳求克劳斯收自己为徒,克劳斯笑笑说:“如果你真的想学,就到汉堡来找我吧!”汉堡离巴赫的家乡有400多公里,为了实现梦想,巴赫觉得承受任何苦难都是值得的,他准备了几件干净的旧衣服和一些干粮就出发了。当时只有13岁的巴赫一路跋山涉水,历尽了千辛万苦,走了半个多月终于抵到了汉堡。克劳斯被打动了,他破例免学费收下了这个徒弟,而巴赫也非常珍惜这个学

5、习机会,非常刻苦地学习作曲和演奏各种乐器,进步非常快。几年后,克劳斯觉得自己能教给巴赫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就建议巴赫去100公里以外的撒勒音乐学院学习,巴赫又步行来到撒勒音乐学院,并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旁听席位。两年后,巴赫再也不满足于练习老师教给他们的几套曲子,就向校长借阅他私人的珍藏乐谱,校长拒绝他说:“从这里毕业后的人,在五年内都根本不敢碰这些曲子,你现在就想演奏?好好练习你手中的曲子吧!”巴赫还不甘心,趁校长晚上回家睡觉的时间,溜进办公室找出那些乐谱,用白纸抄下来。为了避免被校长发现,他就爬到屋顶上借着月光抄写,或者带上油灯跑到野外去,在天亮前又把这些乐谱重新放回到校长的办公室里。半

6、年时间,巴赫抄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珍贵乐谱,开始马不停蹄地暗暗练习演奏。多年之后,巴赫终于获得了音乐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晚年的巴赫曾在自传里写下了这样的人生感触:“奋斗是唯一一支能够照亮梦想的火把,谁能和我一样高举这支火把,谁就能拥有像我一样的成就!”【且读且思】对于巴赫偷抄乐谱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答案漫漫人生路,谢谢遇见你这位老师端庄美丽,尽职尽责,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奋斗是照亮梦想的火把示例: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这不仅满足了巴赫学习音乐知识的强烈愿望,而且最终让他在音乐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读了下面这篇美文后,你认为对一个学生来说,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感恩?感恩的窗帘 这是一对师生的故

7、事。年代久远,老师如今80岁高龄,学生也已60多岁。 老师刚搬进这个住宅区时,心里不免忐忑,自己与老伴都老了,子女不在身边,拆迁之前的房子住了30多年,邻居都很熟,有点事情会相互照顾。现在不知会怎样。 学生正好就住在前面的一栋楼里,有天在厨房洗菜,看到对面阳台上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越看越面熟,想了很久,那不是自己的小学老师吗?就跑去认师。 毕竟相隔50多年。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有多少学生啊,老师一时想不起来。 学生说:“老师,那时我家里穷,读不起书,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个,你记得吗?我妈妈生病我要陪她上医院,缺了课到你家来补,我怕影响你休息,总是等在外面。后来你对我说,只要看到窗帘拉开了,就敲门

8、进来,老师你记得吗?” 从这天开始,学生经常会去老师家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捎去一把青菜,拎走一袋垃圾,捶捶腰背,说说闲话。 渐渐摸熟了老师的生活规律,每天早晨6时,学生都要留意老师的窗帘是否已经拉开,如果过了7点还没动静,她就不放心,会过去探视。 有时她正看着呢,窗帘就忽然打开了,师生两人,就会很默契地相视一笑。 应该是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吧,可到底怎么才叫感恩? 现在感恩教育很时髦,有下跪的,有洗脚的,有节日送别出心裁的礼物的,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热泪盈眶。 更有媒体大张旗鼓地做文章,某某老人怎么捐资助学,得了捐助的学生怎么忘恩负义,节日没一个人来看望,让捐助者心凉仿佛非要他常常记起、时

9、时温习,才算感恩。 上述那个学生懂得感恩吗?50多年她并没与老师联系,节日也从没打电话送贺卡,以至于老师一时都想不起她;上述那个学生不懂得感恩吗?当生活让她们相遇,当老师需要帮助时,她可以做到最细、最好。感恩之心她从来都有,只是深深地藏在心底。父亲那么老了,我还这么小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七岁零一个月。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什么样子呢?那时候父亲的眼睛已经有点花了,抽烟时怕烧了手,就用烟斗。我每天早上上幼儿园的时候,手里拎着鞋,从楼梯上慢慢下来,走到父亲床前,先观察一下父亲是醒着还是睡着,然后,就拿起他旁边的烟,把他的烟斗装好。这是我每天的第一件大事。后来我才知道,每逢此时,父亲不管是睡着了,还是

10、没睡着,都是假装睡着的,好让我尽我的孝心。父亲的遗嘱中有一条是写给我的。他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对我没有过高的要求。妈妈要求我不学坏就好了,不像现在的孩子,家长一会儿要求他学钢琴,一会儿又要求他学绘画。邻居家有个留声机,我也想要一个。妈妈和父亲商量了,跟我约法三章,就是只能在晚饭后放。父亲就托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去买。第一次买回来一个手提式的,很小,我一看说不要。内山就“哈依哈依”,把那个拿回去了。下次又搬来一个,还是不如邻居的高大,但我觉得不能再提出过分的要求了说不定他会说:“你不要,就拿回去吧。”那就麻烦了。我说好

11、,就把留声机留下了。记忆中,他打过我一次。因为什么事,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挨打的效果是记得的,因为他打我的时候,嘭,嘭,嘭,非常响,可是不疼。他问我“你还听话不听话”,我说“听话”。于是就和解了。然后我问他:“你拿什么东西打我的?”父亲马上递给我,说:“你看吧。”那是一张报纸卷起来的长条,当然了,打得很响,又不疼。父亲的日本朋友中,我没有见过藤野先生,内山完造是见过的。他和我们在抗战电影里见到的日本人不一样。他对人,对中国人是很好的。比如,在他的书店前,夏天就放着这么一个大桶,桶里面放着茶叶,茶叶是我父亲从绍兴买回来的粗茶,便宜,桌子上再放两个杯子,人力车夫或者其他什么人就可以免费喝茶了。这叫舍

12、茶。有的时候,他看见一本书被偷拿走了,店员就问他:“要不要管呢?”内山说:“不要管了,让他拿去吧,他买不起书,但他真的是喜欢书。” 70多年来,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父亲联系在一起的。(文章有删节) 【且读且思】 文章围绕父亲一共写了哪四件事?在作者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父亲那么老了,我还这么小 (1)理解儿子的孝心,让“我”能尽孝;(2)对“我”没有过高的要求;(3)有约束地支持“我”的合理要求;(4)惩罚“我”的过失。在作者心目中,父亲是一个懂得儿子心理,能理解儿子,对儿子既严格要求又疼爱有加的慈父。感恩的窗帘 当老师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尽可能做到最细最好,才

13、是真正的感恩。难忘的体罚美兰妮麦克穆林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的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这次作弊的代价首

14、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担后果。”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她吩咐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啪”的一声,宣告了惩

15、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别打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答案 (1)面对劣势,学会支持自己;(2)面对强大,你得学会反击;池老师的两堂课池老师个子矮矮的,戴圆圆的眼镜,表情和蔼。池老师除了是级任导师外,也教我们韩文。我学的第一件事情,在一堂“周会”课上。每个星期二下午的最后一堂课,是级任导师担任的“周会”课。那天黄昏,夕阳从后面的窗口射进来,把教室照得光亮耀眼。我们在练习开会的议程。我提了一个案,进入表决的程序。由于没有人举手赞成,我觉得很尴尬,就嚷着说算了,我也不投了,撤销这个提案。池老师站在教室最后一排。我没看到她的人,但听到她说话的声音:“郝明义,你不能说就这样算了。就算没有一个人赞成你,你还是要为你自己的提案投一票。这是你自己的提案。”我面红耳赤地举手投了自己一票,全班唯一的一票。到底提了什么案,同学那么不捧场,已经毫无记忆。但那一堂课,对我影响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