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831760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1.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2.如右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

2、因子可能是酶量C温度导致了曲线和的反应速度不同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3.有些酶必须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B35分钟后试管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C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4.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5.将胃蛋白酶在PH由12下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变化情况是6.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

3、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7.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A1、4和5B2、3和7C5、6和7D1、2和5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跨过2层生物膜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呯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D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至少穿过8层磷脂分子9.雄性激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mg,其中约2呈

4、游离状态,其余在血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C使其有效浓度处于特定水平D抑制雄性激素发挥作用10.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添加水与生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11.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12.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5、A.图中A、B、C所示的细胞中都能发生水的光解B.图中B所示的细胞能形成NADPH,既储存了能量,又具有还原性C.乙图所示的植物CO2中的碳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D.甲、乙两种植物光能转换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13.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

6、用产物14.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是()A.合理密植B.间作套种C.中耕松土D.改单季稻为双季稻15.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二、综合题(共5题)1.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

7、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原因是_。(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2.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中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的状况。甲图是在春天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的生理活动状态是:(2分)(2)据甲图所示,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时刻是点,到达点时,植株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3)据乙图所示,该植株接受光照的时刻是B点,但从A点开始CO2的释放量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因为。乙终曲

8、线中FG段CO2的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以致光合作用的光反阶段产生的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的强度,进而影响了暗反应对CO2的吸收固定。3.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a、b两个时间点的含义是:。(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可能:。理由:。可能:。理由:。(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填“

9、多”或“少”)。4.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3)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

10、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510-5510-4510-3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2.2.979.28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0.0.430.27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5.下图1为某农作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某种因素发生变化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合成量与光强度之间的关系。(1)在图1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2)图1中结构产生的CO2被相邻细胞叶绿体所利用,至少通过层磷脂分子。(3)若要制备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处理的方法

11、是。(4)图中X、Y、Z的差异是由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Z增加为X,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三、填空题(共2题)1.右图为真核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波菜叶肉细胞相比,A细胞缺少的细胞器为_。(2)将A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_(填代号)的浓度较小。K+是_以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_(填代号)提供。(3)人饮酒后酒精通过_方式吸收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若B细胞即为此上皮细胞,则B细胞还应有的细胞器是_。2.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代表分子;B代表;(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葡萄糖从小肠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