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ppt

上传人:caoka****i456 文档编号:153822565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统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统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统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统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统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统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统计,第一讲人力资源统计概论,什么是统计? 什么是人力资源统计? 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体系 我国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一、统计的含义,对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 理、分析的过程,研究现象的数 量特征和数量规律性。,统计工作过程,Phase 1,Phase 2,Phase 2,Phase 3,Phase 3,统计 调查,统计 整理,统计 分析,二、人力资源统计的概念,以人力资源现象为研究对象,应用各种统计方 法,研究各种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 关系和数量规律性。 研究对象人力资源现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人力资源统计学:专业应用统计学,研究对象人力资源现

2、象,宏观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资源 从业人员 失业人员,微观单位,单位人力资源 工作时间 劳动生产率 劳动定额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人工成本 招聘、培训、考 核,研 究 内 容,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体系,社会劳动力资源统计 单位人力资源统计 工作时间统计 劳动生产率统计 劳动定额统计 劳动报酬统计 社会保险统计 人工成本统计 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统计分析方法体系,研究方法,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整理方法 分组,汇总(图表) 分析方法 构成分析 动态分析 相关、回归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对象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调查方法 劳动统计报表 统计分析

3、方法, 发展,统计对象的变化 统计指标体系的变化 统计调查方法的变化 人口普查等全面调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统计报 表为辅 统计分析方法的变化,参考书 人力资源统计学王琪延 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陈嗣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量化分析 王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讲社会劳动力资源统计,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统计 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构成统计 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变动统计,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统计,基本数量指标体系 基本数量指标的含义 指标的计算,一、基本数量指标体系,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力),非经济活动人口 (非劳动力),从 业 人 员,失 业 人

4、 员,二、基本数量指标的含义(一)劳动力资源,理论定义 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统计含义 年龄标准: 法定劳动年龄16岁及以上 实际劳动年龄1659(男),1654(女) 身心健康标准 劳动力资源: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二、基本数量指标的含义,(二)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 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愿 望实际参加或要求参 加社会经济活动 反映劳动力市场总供 给状况,社会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人口 没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愿 望,在校学生; 家务劳动者; 其它,二、基本数量指标的含义(三)从业人员,(调查)从业人员: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 力,一定时期内,从事一

5、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 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一定年龄范围内:16岁及以上 一定时期:参照期标准时点前一周 社会经济活动: 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一小时 注意:有工作单位或就业场所,但因生病、休假、培训和各种原因的企 业短期停工等暂时性未工作的人,统计为从业人员 指标的意义:反映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 数据来源 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根据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汇总数,二、基本数量指标的含义(四)失业人员,调查失业人员: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 一定时期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有就业 意愿,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有就业机会 可以马上就业的人员 。 一定年龄范围内 一定时期:标准时点前一周 未从事有收入

6、的工作 积极寻找工作:调查时点前3个月 马上就业:调查时点后两周,(四)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人员:城镇常住人口中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 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 并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 员。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三、基本数量指标的计算,总量指标 平均指标 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一定时点的总量 特定时点:调查时点 期末:季末,年末,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二)平均指标,平均指标:一定时间范围内,总量指标的 平均水平 序时平均数总量 几何平均数平均增长速度,(三)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

7、的指标之比,反映 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劳动力资源率=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口总量*100% 经济活动参与率: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普遍程度 总人口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100% 劳动力资源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100% 年龄(性别)的人口参与率=某年龄(性别)经济活动人 口/同年龄(性别)的总人口*100% 国际比较 就业率=从业人员总数/劳动力总数*100%,(三)相对指标,失业程度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 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从业人数=(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使用的农村劳 动力聘用的离退休

8、人员聘用的港澳台人员外方人员+不 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城镇个体户主+城镇个体、私营 从业人员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周数*相应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年失业率=(年度内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劳动力总数)*(平 均失业持续期/52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构成统计,劳动力资源的结构分析 从业人员的结构分析 失业人员的结构分析,劳动力资源结构分析,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文化程度结构 地区分布,1.年龄结构,分组: 等距分组: 1619; 2024; 2529; 6064; 65+ 年龄段分组:体现劳动能力的差异,年龄结构,分析指标: 各年龄段比重=各年龄段人数/劳动力资源 总数 年龄结构偏势程度 年轻化

9、程度 老龄化程度,2. 性别结构,分组 男 女 分析指标: 性别比重=男性(女性)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力资源总 量, 性别比例=男性劳动力资源数:女性劳动力资源数=*: 1 各性别的劳动力资源参与率=各性别经济活动人口/相应 性别的劳动力资源数重点分析,3. 文化程度结构,分组: 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 生; 分析指标: 各文化层次的比重=各文化层次的劳动力资源数 /劳动力资源总量, 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年限*相应劳动力 资源数)/劳动力资源总量,4.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行政区域分布 城乡分布,从业人员的结构分析,产业、行业结构分析 职业结构 经济类型结构 地区分布 年龄结构

10、性别结构 文化程度,1. 产业、行业结构分析,产业: 第一 第二 第三 分析指标 各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各产业从业人员数/从业人 员总数 各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以第一产业数为基数,1. 产业、行业结构分析,行业分类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 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2. 职业结构分析,职业 国家

11、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军人 其他,经济类型构成,分类 国有经济 城镇集体经济 联营经济 股份制经济 私营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 其他经济,失业人员的结构分析,年龄结构 1625 2640 4155 性别结构 失业时间结构 6个月以下 6月1年 1年及以上 地区分布 (失业前)产业、行业、经济类型结构,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变动统计,数量变动分析 变动量=报告期人数-基期人数 变动指数=报告期人数/基期人数*100% 构成变动分析,构成变动分析,例:年龄结构变动分析,构成变动分析,例:产业、行业结构变动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