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822558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年陵水县摸底二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伫立狙击手赋与溘然长逝B.崔嵬炒鱿鱼庠序窘然不同C.追溯莫须有谲诈钟鼓馔玉D.福祉泊来品祓除妍媸毕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些年来,不仅国内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B.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C.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融入了成人思想,孩

2、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左不远是一条小河,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荒草离离,一望无边。极目是离离的荒草。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A.B.C.D.二、未分类(共4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

3、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0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

4、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着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就会折回声道轴。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

5、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节选自2005年第3期科学之谜,选入时有删改)5.下列对“深海声道”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很深处的一定范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

6、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D.深海声道是使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6.根据文意,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A.深海声道可以使声音传播到很远而没有减弱的迹象。B.在深海声道中声速基本上不再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C.在深海声道中传播的声音总是能折回声道轴并来回反射。D.声能在深海声道中总是被限定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7、,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深海声道形成于大洋深处,这就意味着海洋越深处,声道轴上下方的范围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深海声道,声道效应也就会越明显。B.深海声道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因此,谁控制了全球深海声道,谁就能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深海制海权,谁就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C.声道效应会受海底障碍的影响,如果人们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清除障碍,以使声道畅通。D.声波竟然可以顺着深海声道环绕地球达半圈。所以,我们可以建成环球深海声道,用方向可控的声波来发展通讯事业。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独处的充实周国平怎样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

8、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与别人的交往和繁杂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的大师们的杰作之中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

9、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句话都会有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与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只独自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一

10、种酷刑。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什么卡拉OK厅、录像厅、电子娱乐厅,或者就找人聊天。自个儿呆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看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

11、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出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选自2005年第22期读者)14.“独处的充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分条列述。(6分)答:15.理解“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16.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恶性循环”

12、的过程。(不超过25字)(4分)答:17.“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一句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举一例印证此观点。(8分)答: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美国监狱里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很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库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前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三、填空题(共2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几层意思?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几层意思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作用是什么(4分)答:(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