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53822556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 数学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学生在家庭作业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如何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率成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一、作业中允许留白每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分成了三个层次:优良生、中等生、后进生。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包括部分中等生)对复杂题目不会做又不敢或懒于问老师同学,为了按时完成作业敷衍了事,甚至跟他人对答案,针对这些情况,我允许学生将不会做的题目留出空白,写上自己的思考与原因。针对反馈信息,我及时调整下一节课教学内容,重点评讲问题较多的题目。由于学生对已做的作业记忆犹新,对不会的作业急于解答,学生的认

2、知和心理需求都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及时反馈,作业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知识也得到了巩固。二、部分课后练习变为课堂练习数学中的反馈校正过程是促使大多数学生增强知识理解力的重要环节。将课后部分作业有机地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既加强了课堂训练,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练习进课堂有利于分类指导学生,在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可重点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提前做完了规定作业,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题目,这既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也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达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效果。三、作业分层次往往学生一律做同样的习题,出现

3、了以下问题:优良生吃不饱,学习能力没得到提高,发展受抑制,面对容易的题目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中等生对高于他们解决能力的题目感到压力,望而生畏,渐渐失去自信心。为解决这种矛盾采取分层作业,将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组,将作业习题分为起点题、一般题、思考题。起点题由差生(C组)完成,实行“低起点,多层次,够得着”的原则。选择难度和信息量较小而清晰度较高的题目,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作业处理上对他们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优先辅导,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一般题由中等生(B组)完成,适当安排略高于数学目标的强化性练习。思考题由好生(A组)完成。实行“跳一

4、跳,摘果子”的原则。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比在“伸手可得的果子”来的香甜可口,自尊心得到满足,学习的兴趣更浓厚。有意安排层次略高的数学问题,以消除他们的骄傲情绪。四、作业评价分层次优良学生出错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在评价时应注意语气,不批评不讽刺,以鼓励为主,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干劲,指导学习方法,沟通师生情感。中等生往往理解不够,教师要利用课后时间指导订正,有针对性的给予辅导。后进生有弱及时补、有错及时改,采取师徒制,课间由专人优等生辅导,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订正过程中重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巩固基础知识;而且也锻炼了优等生的解题讲题能力。以上方法在实践中证实有一定的效果,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指导教师点评:家庭作业是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意志力等方面个体差异的一面镜子。走上教学岗位不到一年的徐思佳老师敏锐捕捉到这块教学上的薄弱地带,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独到的专业视角。在探索研究中,徐老师总结了解决问题有效的策略,为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