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822022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 第 1 页 共 5 页 松江区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理化 (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00 分钟) 2020.01 化学部分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K-39 Cl-35.5 Ca-40 Mg -24 Cu-64 六、选择题(共 20 分) 27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氧气D氮气 28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A放热B发光C生成新物质D生成沉淀 29Fe2O3中 Fe 的化合价是 A3B2C2D3 30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麻油C食盐D牛奶 31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石B二氧化碳

2、C空气D天然气 32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蛋壳属于 A可回收垃圾B有害垃圾C湿垃圾D干垃圾 33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 pH,酸性最强的是 A苹果汁3.1B番茄汁4.2C牛奶 6.5D玉米粥 7.5 34属于氧化物的是 AKClO3BO2CH2ODO3 35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氦气用作保护气D木炭用于冶炼金属 36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大量白雾B木炭:白色浑浊 C铁丝:火星四射D硫粉:淡蓝色火焰 37用“ ”表示氢原子、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分子的是 A B C D 3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一定是 A化学式

3、不同B结构不同C性质相同D式量相同 初三化学 第 2 页 共 5 页 39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二氧化锰 70 60 50 40 30 A检验装置气密性B取用块状固体C取用粉末状固体D读取液体体积 40在化学反应 2X+Y2W+Z 中,12gX 与 18gY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gW,则生成 Z 的质 量为 A1gB6gC18gD28g 41能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的一组药品是 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B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C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D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42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 CO 和 N2所含原子数相等 B1mol O3 比 1mol O2多 1 个氧原子

4、 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32g D1 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1g 43有关反应2Mg + O2 2Mg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每 3 克镁和 2 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5 克氧化镁 C每 2 克镁和 3 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5 克氧化镁 D每 2 份镁和 1 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2 份氧化镁 44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克/100 克水。能证明下图烧杯中是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实验是 A称量溶液质量为 136 克 B加入氯化钠,有固体不溶 C恒温蒸发,有固体析出 D测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9:25 45用右图进行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着火点:40,

5、红磷着火点:240) A白磷和红磷一直不燃烧 B甲试管塞上橡皮塞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C甲乙对照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D甲乙对照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98热水热水 白磷白磷 红磷红磷 甲甲乙乙 点燃 初三化学 第 3 页 共 5 页 46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 元素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5,则已反应的氧化铜与 剩余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A1:1B2:5C5:2D3:2 七、填空题(共 19 分) 4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1) 。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液氯的作用是(2) 。 能增大接触面积,易

6、充分燃烧的是 (3) (选填“煤块”或“煤粉” ) 。 打开雪碧瓶盖冒气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 (4) 而减小。 乙烯(C2H4)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烯由 (5) 种元素组成,0.5mol C2H4中约含有 (6) 个碳原子, (7) 克氢元素。 48用氢气燃烧能证明水的组成。 如上图实验中,点燃导管口的氢气,伸入充满 (8) 的干燥集气瓶中,看到瓶壁 上有水珠。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9) 组成。实验中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10)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1)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2) 。 49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图 1 为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固

7、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t3,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13) 克/100 克水,把丙 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14) 。 t1,在一定量水中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 ac 图 2 溶液ac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15) (填编号) ; S(g/100g水水) 加加10克克甲甲 升升温温到到 t t3 3 abc t1t2t3温度 温度 氢气氢气 水水 加加10克克甲甲 图 1 初三化学 第 4 页 共 5 页 溶液ac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16) (用“” “” “”连接) 。 t1,把 120g 甲和 100g 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

8、的质量关系是 (17) 。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 t2,30 克甲物质放入盛有 50 克水烧杯中,得到溶液 (18) 克;对该烧杯进 行如下实验,一定能使该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 (19) 。 A加入甲物质B升温C降温D加少量水 八、简答题(共 21 分) 50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仪器 b 的名称是 (1) 。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 为使反应平稳,发生装置的仪器应选 (3) 。 选用 g 装置收集时,利用的氧气性质是 (4)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 选用 h 装置收

9、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6) 。 若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现象是 (7) 。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得氧气 9.6 克,计算生成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 方程式计算) (8) 。 51探究石灰石煅烧实验。 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 。 欲证明石灰石煅烧生成二氧化碳,下列实验中可行的是 (10) (填编 号) 。 abcdefgh 初三化学 第 5 页 共 5 页 A B C 为探究石灰石煅烧后的分解情况,取煅烧后的固体分别做了四个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现象 甲取样于试管中,加水白色不溶物 乙取样于试管中,先加水,再滴加酚酞白色不溶物,红色溶液 丙取样于试管中

10、,先加水,再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11) 丁取样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 能证明石灰石部分分解的实验是 (12) (填实验编号) 。 乙实验中白色不溶物所含的钙元素质量 (13) (选填“大于” “等于” “小 于” )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质量。 52用如下实验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实验时,在点燃 A 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14) 。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5) 。 能使 B 中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16) 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17) A 中固体部分变红,B 处右导管口无蓝色火焰 B 中溶液澄清,右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B 中溶液浑浊,右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A

11、中固体红色,B 中溶液浑浊 纯净氢气燃烧纯净氢气燃烧 石灰石石灰石 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 石灰石石灰石 石灰石石灰石 澄清澄清 石石灰灰 水水 水水 初三化学 第 6 页 共 5 页 反应前 A 中氧化铜 8 克,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称量 A 中固体为 7 克,则固体的成分 是 (18) 。 初三化学期终测试参考答案与评分要求 说明:说明: 2020.1 1、除注明外本卷每空 1 分,满分 60 分。 2、物质名称、仪器名称和化学专业术语方面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3、凡出现与本参考答案不同的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本评分标准合理给分。 六、选择题六、选择题(共 20 分) 题号2

12、7282930313233343536 答案CCDCBCACBC 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 答案CBADBABDDB 七、填空题七、填空题(共 19 分) 47.(1) SO2 (2) 消毒杀菌 (3) 煤粉 (4) 气压减小 (5) 2 (6) 6.021023 (7) 2 48.(8)氧气 (9)氢元素和氧元素 (10)除尽水蒸气(合理即可) (11)2H2 +O2 2H2O (12)化合 49.(13)110 (14) 加水或降温 (答其一即可) (15) a c (答全得 1 分) (16)a b c (17)B (18)75 (19) B C (答全得 1 分)

13、八、简答题八、简答题(共 21 分) 50(1)长颈漏斗 (2)2H2O2 2H2O+ O2 (3)acef (4)氧气难溶于水(5)CaCO3+2HCl CaCl2+ H2O + CO2 (6)导管 n 处放点燃的木条,熄灭则集满。 (7)一开始产生气泡,后停止。 (8)解:设 KCl 的物质的量为 xmol n(O2)= 9.6g/32g/mol=0.3mol 1 分 1 分 2 3 初三化学 第 7 页 共 5 页 X 0.3 3/0.3=2/x 1 分 x=0.2mol 1 分 答:略 51. (9)CaCO3 CaO + CO2 (10)AB (答全得 1 分) (11)白色不溶物 (合理即可) (12)乙和丁 (答全得 1 分,多写不得分) (13) 小于 52. (14) 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15)CuO + CO Cu + CO2 (16) CO2 (17) (18)氧化铜和铜 (答全得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