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821364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5年9月2日)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2015年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的部署要求,我高度重视,组织相关股室人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宣教结合,查纠并举,切实推进条例贯彻实施坚持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宣贯工作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条例贯彻实施。一是强化内部学习培训,仔细对照新旧两版条例不同之处,认真学习,领会实质,力求学深学透,针对系统内部开展培训2次,受训78人次。二是强化企业培训。3月和5月分别召开全县药械经营监管和医疗机构药械监管工作会议,组织器械生产、经营

2、和使用单位培训,并发放年度药械监管工作责任书,通过面对面讲解,提高企业对条例的认知程度,共受训230多人。三是强化条例贯彻实施,突出药店、超市等重点单位,以避孕套、体外诊断试剂、隐形眼镜等为重点品种,严格按照条例新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条例实施以来,共查处医疗器械违法案件 起,责令整改 家次。四是强化工作对接,按照新版条例规定,对即将发生变更的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与市局的沟通协调,做好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的调整准备工作,确保新旧法规交替时期工作平稳过渡,方便申请人正确快速办理。五是强化宣传造势。突出深入学校、居民社区等彩色平光隐形眼镜消费人群集中区,发放“美瞳”消费

3、温馨提示500余份进行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监管QQ群下发通知、印制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新规;共发布医疗器械宣传信息62条,点击量265次。二、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开展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工作,2014年6月至今,共受理各类食品药品经营许可1339件,其中食品流通许可审批发证762家,餐饮服务许可审批发证378家,药品经营新申办审批办结发证35家,变更50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新设立审批发证8件,换证1件;提前对企业现场筹建指导5家次;办结二类医疗器械备案49件次;另外,受理市局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5件,办结89件,取得较好实效。

4、一是全面清权,晒出清单。对涉及食品药品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强制及公共服务事项,从事项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事时限及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行政权力事项小项1088项(全县5044项),其中涉及食品药品行政许可事项大项10项,小项35项,公共服务事项大项2项。重新编制事项流程图,取消申报材料中的兜底性条款,全面列出事项清单,并在县政府网站和市场监管局公众微信平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稳妥接权,承接到位。认真承接市局下发的行政审批或公共服务事项,如在承接GSP认证工作中,我局主动协调物价、财政部门,及时办理GSP认证收费许可证,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准备,确保市局下放的权力接得住,做得好。

5、又如在受理食品小作坊审批中,我局积极主动向市局审批科和相关业务科室请教,三是规范用权,优化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窗口规范化建设,审批股成建制进驻行政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份材料告知、一条龙服务和一位领导审批。同时,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着力简化企业申请资料,简化审批流程,对变更(不需现场勘察)、注销、补发的许可事项简化为即办,餐饮服务许可减少了卫生评价环节,免除卫生评价收费,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减轻了企业负担。四是有效放权,方便办事。充分发挥基层所监管服务前沿一线作用,综合考量基层所人员力量和技术力量,将部分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和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条件审核等审批事项前移至各基层

6、所办理,大大方便了乡镇群众和企业办事。三、严格执法,形成闭环,着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实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严查制假售假违法案件。保持执法工作力度不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重点开展肉和肉制品、河豚鱼、食品标签标识、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冻库、农村食品市场、麻黄碱和复方制剂、疫苗、体外诊断试剂、隐形眼镜等专项整治行动,2014年6月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3037人次,检查单位5166家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24件,罚没款入库数90.64万元,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13份,受理群众举报投诉99件,答复99件,立案9件。同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照省法院、检察院

7、、公安厅和省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行刑衔接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食品药品涉嫌犯罪案件提前介入、联合侦办、检测鉴定、查扣处置等工作,形成共同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合力,2014年6月以来共移送药品案件3件,食品案件1件。(二)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一是全面排查,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摸底大整治行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中新花园整治,整合全局执法力量,分组包片,加大对食品药品市场巡查力度,建立基本档案 户,引导办证316家。二是暗访突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由局领导分别带队,每季度开展一次食品安全集中督查周行动。三是错时检查,主要针对火锅店、啤酒屋、烤鱼店等晚上生意火爆的特点,组织执法人员开展

8、夜间执法行动,大大提高了执法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四是联合检查,注重加强教育、卫生、公安、旅游、商务、农林、环保及行政执法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如8月份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一起无证小作坊加工鲜笋案,涉案金额巨大,案件正在侦办中。五是技术协查,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累计抽检食品168批次,药品 批次,共发现不合格食品药品 批次,均及时查处。启动食品快速检测车,在全县各集贸市场巡回抽检,共快速检测食品1200多批次。同时,将承担中高考食宿的15家学校食堂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列入县政府主民办实事项目,提高食堂自检能力。六是信息助查,将中高考学校食堂列为首批明厨亮灶试点单位,安装APP实时监控

9、系统,采取食堂厅内监管屏幕+手机网上监控的形式,发动学生、学校、家长及主管部门及执法部门联合监督,形成社会共治局面。 四、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重点今年来,我局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后,执法方面不统一,给基层执法工作带来风险。二是市场监管力度还不够大,制假售假、无证生产经营和不规范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三是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淡薄,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普法宣传的力度还应加大;四是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监管能力与新形势下监管任务需求相比还有待于提升。五是机构改革尚未到位,个别执法人

10、员存在等待、观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药品执法工作的开展。下阶段,我局将以此次市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为契机,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三合一”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一是发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优势,整合食品药品、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审批窗口和审批人员,力争实现工商营业执照与食品药品审批并联办理,申请材料同步提交,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二是积极推进局、所审批窗口规范化建设,力争材料再简化、流程再优化、时限再短化。三是认真做好零售药店“四证合一”相关工作。(二)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工作步

11、伐。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尽快启动基层监管所建设,确保机构尽快走上正轨。二是加强系统内部人员培训,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培训,并采取以老带新、以做促学的办法,使监管队伍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三是积极做好执法融合的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统一执法主体、执法证件、执法标识、执法服装和执法文书等相关事项,以利于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无隐患。(三)进一步强化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食品药品检查规范和要求,加强食品药品企业日常监管,力争做到检查一家、规范一家、整治一家,切实形成检查工作闭环。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实施新版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12、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以最严格的执法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体现执法权威性。三是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监管新思维,积极探索信息化监管新模式,并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四)进一步营造食品药品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一是广泛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活动,结合新机构组建,从9月份起开展业务培训季活动,组织全员学习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法律法规及监管工作新知识,确保各项法律法规更好地实施。二是拓宽“12331”、“12315”、“12365”等举报投诉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发动全社会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形成齐抓共管良好社会氛围。五、有关意见建议我局为新组建机构,基于县级“三合一”、省

13、、市级尚未实施改革的现状,给基层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为此建议如下:1、在执法融合方面,建议市局积极向省局反映基层现状,通过省局呼吁引起省级高层重视,明确牵头部门,尽快帮助我们协调统一执法证件、执法服装、执法标识等事项,避免出现全省各县做法不一、五花八门的现象,确保执法的合法性、严肃性在执法主体、执法文书、执法标识等方面需要上级;2、在人员培训方面,县级师资力量有限,建议省、市局参照第一轮食品药品机构体制改革的做法,通过视频讲座的形式,经常性开展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轮训。3、在业务指导方面,建议市局常下基层,多给予基层业务上的关心指导。4、在监督检查方面,建议逐级呼吁国家局改变食品药品企业“巡查制”的做法,从风险隐患、信用监管及信息化监管的角度,尽快推行抽查制,既符合国务院关于推广双随机抽查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负担,降低了职务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