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

上传人:caoka****i456 文档编号:153820999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教案42213091.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研究的思想流派和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西方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的“人性”研究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西方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西方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容和运用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第一节 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说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主要内涵: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性相近也

2、,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孔子所说的“习”是指后天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实践,不同的“习”会塑造不同的人。,2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不同的“习”即企业管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素质的员工。因此,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法利用未开发的人力资源,必须创造出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竭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二、“性善论”人性说 1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孟子认为人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道德心理并不是后天具有,而是与生俱来的。,2实施人本管理的借鉴意义: 激励、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为组织目标而奉献的愿望,所有这些都现存于人们的身上,而不是管理部门

3、赋予的。管理部门的责任在于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并自己去发掘和发展人的这些潜质。,三、“性伪之分”的人性说 1荀子“性伪之分”的主要内容: 荀子认为,道德礼仪都是人为的结果,礼仪文理是社会的产物,根本不存在天赋的道德观念。,2、“性伪之分”的理论学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的运用: 人是社会的人,不同层次的员工会有不同的欲望,如何满足这些欲望、调动其主动性,这就要求管理者适时适当地授权于下属。,四、“见素抱朴”的人性说 1老子复归于璞的“见素抱朴”说的基本主张: 老子认为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

4、自然本性的异化。 2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需要有机统一。,五、“素朴自然”的人性说 1庄子“素朴自然”人性说的内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并不主张返回到愚昧蛮荒未开化的远古时代,而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返璞归真。,2此说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尽其能”的指导意义: 庄子反对礼乐仁义对素朴人性的浸染和戕害,表明他尊重人性,希望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尊重员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条规律。,六、“安利恶害”的自然人性说 1韩非“安利恶害”说的内容: 韩非认为,人人都有趋利好利和恶害避害之心,于是

5、主张分别用名利诱导民众和用严刑峻法威慑民众,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2此“法术势”思想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奖惩机制等制度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第二节 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X理论的人性假设经济人 1“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 源于亚当斯密关于交换的经济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us McGregor)于1960年在企业中人的因素一书中正式提出“经济人”概念,并基于此提出X理论。其后,沙恩也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分析。,2“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天生好逸恶劳,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 2)由于人好逸恶劳的本性使多数人缺乏社会责

6、任感与进取心,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帮助而不愿意承担责任。,3)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金钱与地位是刺激人努力工作的最大诱因。 4)一般人都缺乏理性,基本上不能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易产生盲从行为。 5)人的行为活动在本质上是被动的,但可以通过经济刺激和强制手段,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适当的努力。,2.X理论的人性假设前提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1)任务管理: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任务明确、组织严密、分工具体、考核严格的管理规则。,2)强制劳动:主要通过集权化管理和运用权威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劳动的监督和控制。 3)物质刺

7、激:在激励约束机制上,主要依靠增加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手段激发组织成员的劳动积极性。 4)严肃纪律:对于消极怠工者,运用罚金、记过或停职等方式进行严厉惩罚。,二、行为科学理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 1“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 20世纪2030年代,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50年代后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人”。,2“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的工作积极性主要是由社会性需要引起。 2)人际关系是影响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3)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一种潜在力量。 4)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与领导作风对激励组织成员

8、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3在行为科学理论的人性假设前提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1)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性需要:管理者应该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尊重人,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尽可能地满足员工对交往、归属、尊重等社会需要。 2)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应尽可能实行集体奖励制度,避免单纯的个人奖励,善于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因势利导做好非正式组织工作: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协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以形成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合力。 4)提高组织管理者的素质:组织者要由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上下级之间的中介,善于倾听组织成员的意见,协调人际关系,运用激励手段鼓舞士气。,三、

9、Y理论的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 1Y理论的提出: 1)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2)Y理论是麦格雷戈在总结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研究,以及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概念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2“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厌恶工作并不是人的普遍本性。 2)人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才华与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抱负。,3)人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潜力。 4)在正常情况下,人会主动承担责任,力求有所作为,缺乏抱负、逃避责任并非人的本性。 5)人具有自主性。,3在Y理论的

10、人性假设前提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1)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管理的职责不只是重视组织任务的完成,而是要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以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促进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和消除组织成员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使其工作变得更有挑战性。,3)充分运用内在激励的方式:管理的手段不是主要依靠增加工资、提升职务、改善福利等外在激励,而是让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力,从而在内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4)建立能够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管理制度:管理的策略是建立组织决策民主化、工作内容丰富化与工作时间弹性化等方面的制度。,四、超

11、Y理论的人性假设复杂人 1超Y理论人性假设的提出: 沙恩在对“经济人”、“社会人”与“自动人”假设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于1965年提出的“复杂人”。其后,莫尔斯和洛希对“复杂人”假设作了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井提出了以这一假设为依据的超Y理论。,2“复杂人”假设理论有下列基本观点: 1)人的能力与需要是复杂的。 2)人在同一时间内的需要与动机是复杂的。 3)人的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 4)人具有对各种复杂管理模式的适应性。,3在超Y理论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有下列特点: 1)树立权变的管理观念:管理者应注意运用权变论的观点看待管理中的人和事,把人看成是因时、因地、因事而变的复杂人。 2

12、)采用权变的管理模式:要根据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3)运用权变的管理方法:管理的具体方法上不能“一刀切”、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多样地选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五、 1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从比较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2的主要观点: 1)人能相互信任。因为生存环境相同,价值目标一致,使组织成员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信任感。 2)人与人之间具有亲密性。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形成人际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人愿意为他人和团体服务,甚至做出某种牺牲。 3)人与人之间具有微妙性。人际之间既可以相互沟通,又可能因各种矛盾使人际关系陷

13、入僵局。,3指导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1)注重目标沟通。为了促进人与人,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必须使组织的目标与宗旨为全体组织成员理解和接受,同时齐心协力贯彻这一宗旨。,2)力求整体评价。在组织中提倡爱心和鼓励爱心,管理者对人的评价多从整体考虑,从而使团体结构保持稳定化。 3)协调人际关系。注重研究人际关系的微妙性,完善沟通渠道,提倡相互谅解,实行慎重评价与缓慢的升迁制度。,第三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一、要素有用原理 1坚信人人有才:任何一个生理、心理健康的人,都可以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2承认才各有异:受先天、后天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及每个人自主努力的程度不同,

14、使得每个人在知识、能力、性格与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3人才贵在适用:要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任用。,二、同素异构原理 事物的成分因在空间关系上的变化而引起不同结果,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在群体成员的组合上,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由于排列组合不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劳动力,因组合方式不同,其劳动效率也不同。,三、系统优化原理 1系统的概念: 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两个以上)有区别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并具有特定功能和共同目的的有机集合体。人力资源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关联性、目的性、社会性、多重归属

15、性、有序性、适应性、冗余性。,2人力资源的系统优化原理包含以下内容: 1)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功能的代数和。 2)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达到最大,也就是在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各值中取其最优。 3)系统的内部消耗必须达到最小。系统内耗的原因主要是系统人员因目的的分歧、利益的冲突而导致的相互摩擦与能量抵消。减少内耗主要应采取目标整合、利益协调等措施。,4)系统内人员状态必须达到最佳。系统最佳状态表现在系统内人员身心健康、目标一致、奋发向上、关系和谐、充满欢乐。 5)系统对外的竞争能力必须最强。系统对外的竞争力取决于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与系统内的凝聚力。,四、能级对应原理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16、理中,“能级”的含义: 1)指人的能级,也就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2)指管理职务中的级别高低,2能级对应原理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人与人之间具有能级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测评的。 2)管理的能级必须分序列、按层次设置,不同的级次有不同的规范与标准。 3)人的能级与管理级次的相互对应程度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才使用的合理程度。,4)不同的管理能级应表现为不同的责任、权力与利益。 5)人的能级具有动态性、可变性与开放性。 6)人的能级必须与其所处的管理级次动态对应。,五、互补增值原理 1知识互补。每个人在知识的领域、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不同的,不同知识结构互为补充,整体的知识结构就比较全面。 2气质互补。不同气质者之间互补,有助于将事物处理得更完善。 3能力互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各种不同能力的互补可以形成整体的能力优势,以促进系统有效地运行。,4性别互补。男女互补,能发挥不同性别的人的长处,形成工作优势。 5年龄互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好。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