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53741095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东县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以“天人合一”为其基点的生态哲学,而其美学则是一种生态的美学。那么,如何对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话语进行必要的

2、归类与阐释呢?我们先来看基本的生态哲学话语,主要是“天人之和”的生态生命论哲学与美学思想,主要是作为“六经之首”周易提出的“生生之为易”(系辞上)。易者,简也,变也,道也。这说明,所谓“易”就是中国古代以最简洁的方式揭示有关天地人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学问,即是中国古代的元哲学。而这种“元哲学”就是“生生”。作为使动结构,此句可解为“使万物生命蓬勃生长旺盛”。这就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生之学”,用当代哲学的基本表述,就是一种生态的生命哲学。这种生态与生命的“生生”之学可以理解中国哲学的统领性概念,贯彻于儒、道、佛各种学术之中。从儒家来说,其“仁爱”思想体现了一种“仁者爱人”的“爱生”的思想。因为,

3、在“天人合一”之中,儒家更加偏向于人,由对于人的关爱发展到对于万物生灵的关爱。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的“恕道”思想,正是对于人与万物的关爱的“爱生”思想的表露。发展到宋代,则形成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生生”在道家中的表现即为“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即为“道也”,是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反映了“阴阳相生”的“生生”的规律。而“生生”之生态与生命论哲学表现在佛学之中则是“慈悲”的“普渡众生”的“护生”的佛学思想。佛学在印度本为“出世”之学,但传到中国之后加强了人文情怀,表现出浓郁的“护生”思想

4、。由此可见,“生生”的生态与生命论哲学是贯通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哲学思想的统领性概念,是中国哲学之根。可以说,这种“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的生态与生命论美学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在“天人”关系中的特有的生命意蕴,渗透于中国艺术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特殊的东方审美境界,包含着基本的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话语: 第一,是有关生态共同体与生态家园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天地人三才说”、“天父地母”、“天园地方”等,是将宏阔的宇宙作为人类的“家园”,将人类与“天”与“地”紧密相连,须臾难离。第二,是有关生命论美学的理论。包括大家熟知的“生生之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阴

5、阳相生”、“四时与养生”等。(节选自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材料二:要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无疑应该首先理解“文明”。“文明”(civilization)经常与“文化”(culture)这个术语混用,二者都是对于人的本能状态的超越。与“文明”相对的概念是“野蛮”,特指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之后、超越荒蛮状态而进化为更高级的生存状态;与“文化”相对的概念则是“自然造其实极其野蛮,是人类最愚蠢的行径所导致的恶果。比如,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但是,也必须看到,过去二百多年也是人类不断犯下严重罪行的历史,不仅仅有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同类相残事件,而且由于人类贪欲不断膨胀导致了大量物种

6、的迅速灭绝。如果说德国纳粹二战期间大肆屠杀犹太人是“人种灭绝”暴行的话,那么,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其他物种的灭绝无疑是“物种灭绝”暴行这些暴行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为“文明”。正是为了将人类从现代文明所导致的环境危机中拯救出来,我们才必须大力倡导并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生态美学研究而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它引领我们着力解决生态审美观问题。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反思我们的审美观和审美行为会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生态审美现象。比如,在动物伦理(属于当代生态伦理的一部分)兴起之前,人们往往把貂皮大衣当作雍容华贵的服饰;但是,当一个女士目睹了水貂被活活剥掉毛皮的残忍过程之后,她从貂皮大

7、衣上感受到的不再是雍容华贵,而是残忍和野蛮,从而可能改变自己对于服饰的审美偏好。再比如,为了所谓的“整齐”、“美观”,人们以前常用水泥和石头将河岸、湖岸进行硬化;但随着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普及,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自然的河岸与湖岸更加具有审美价值。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上剖析传统审美观的各种弊端,分析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对于生态审美的重要性,探索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生态研究的逐步展开,特别是随着中国文化复兴之梦想的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生态思想资源,生态美学研究也不例外。(节选自程相占中国生态美

8、学发展方向展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贯彻于儒、道、佛各种学术中的“元哲学”“生生”之学,作为中国当代哲学的基本表述,是理解中国哲学的统领性概念。B.佛学传到中国后,因为受到中国生态与生命论哲学的影响,增加了人文情怀,表现出浓郁的“护生”思想,而蜕变为入世之学。的进程,其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是可贵的。D.倡导生态美学,引导人们体验生活中的生态伦理,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中存在着的非生态审美现象的反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和“文化”虽然是两个有着较大区别的概念,但都是人类对于人的本能状态的超越,两者间存在着交集

9、。B.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审美观的提出有助于引领我们着力解决生态文明理念问题,进而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C.中国文化复兴梦想的日益深入人心,从事生态美学研究的中国学者需要从传统生态与生命论哲学中发掘思想资源。D.人们的审美观和审美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增加生态审美体验,普及生态知识,能有效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生态美学范畴的一项是(3分)A.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护生画集)B.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C.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D.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

10、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菜根谭)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古典生态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放鸭莫言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

11、色。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答道,“你呢?”“湖西王庄。”“老王呢?”“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有,问他干啥?”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听说李老壮

12、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那时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

13、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转眼春去夏来,湖上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十分

14、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白鸭归了群。“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是好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