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737074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 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2、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

3、”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1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

4、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

5、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始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

6、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上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用今

7、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是(3分)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B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的风格大相径庭的。C“黄沙直上白云间”流传了1200多年,“黄河远上白云间”自清代开始流传,不到300年。D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

8、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可能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C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是因为他们在研读诗作时,更多甚至完全考虑审美感受,即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有违作者初衷。D人们对凉州词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是评赏的角度不同。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B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个人创作风格、生活环境和演唱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C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

9、远上”作正误辨析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D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

10、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11、。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

12、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分)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

13、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5分)(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8-9题。(11分)村夜 (唐)白居易霜

14、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8.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9.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 。(屈原离骚)(2)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3)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永远的门 邵宝健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