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735681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 神十一载人飞船发射B . 陶器烧制C . 湿法炼铜D . 打磨磁石制司南2.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A . 苯与乙炔的实验式均是C2H 2B . H2O2的电子式是 C .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是 D .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NH3H2O= + 3.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 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可治疗多种皮肤病。下列有关该核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摩尔质量是32 B .

2、 和 互称为同位素 C . 1mol 含质子数约为326.021023 D . 由质量数可以判断其在周期表的位置4.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B .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C .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D .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在人体中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5.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药物利喘贝(结构如下)主要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治疗,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式是C18H17O5NB . 一定存在顺反异构体C . 一定能发生聚合

3、反应D . 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6.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 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C . C、N、O、F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 . 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7.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中的硫酸钙水垢:CaSO4(s)+ (aq) CaCO3(s)+ (aq) B . 用加热的方法降低自来水中钙离子浓度:Ca2+2H CaCO3 +H2O+CO2 C . 用醋酸清洗热水壶中的碳酸钙水垢:2H+CaCO

4、3= Ca2+H2O+CO2D . 用肥皂(主要成分C17H35COONa)检验含有较多钙离子的硬水:2C17H35COO-+Ca2+ = (C17H35COO)2Ca8.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AB . BC . CD . D9.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抑菌、杀菌作用,可由酚类物质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均为氧化反应B . 对苯醌、萘醌均属于芳香化合物C . 苯酚与萘酚含有相同官能团,但不互为同系物D . 属于酚类, 属于醌类 10.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常温时,向20mL 0

5、.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的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的pH=1B . b点时,c (CH3COO)=0.05mol/LC . c点时,V(NaOH)=20mLD . 反应过程中, 的值不断增大 11.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01mol/L的 FeCl 3溶液中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溶液变为红色,加入铁粉后红色褪去,变为浅绿色Fe3+比Fe2+的氧化性强B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

6、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NH4HCO3分解产生氨气D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无明显现象,另一支产生黄色沉淀相同条件下,AgI比AgCl的溶解度小A . AB . BC . CD . D12.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为模拟该过程,T时,在3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

7、确的是( ) 活性炭/molNO/molX/molY/mol起始时2.0300.1000010min达平衡2.0000.0400.0300.030A . X一定是N2 , Y一定是CO2B . 10min后增大压强,NO的吸收率增大C . 10min后加入活性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 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02 mol/(Lmin)13.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常温时,研究pH对一定浓度FeSO4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下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pH小于1时,亚铁几乎无损耗,可能的原因是4Fe2+ O2+ 10H2O 4Fe(OH)3 + 8H+平衡逆向移动

8、 B . pH在3.05.5之间,pH的变化对FeSO4稳定性影响不大C . pH大于6.5时,亚铁损耗量突变,可能的原因是生成的Fe(OH) 2更易被氧化D . 其它条件相同时,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FeSO4的稳定性减弱二、综合题14.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某医药中间体F的制备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 (R、R1、R2、R3表示烃基) (1)F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和_。(2)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3)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是_。(4)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填序号)。(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9、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7)某聚合物H的单体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单体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聚合物H的结构简式是_。(8) ,以B和G为起始原料合成C,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 15.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羰基硫(COS)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和其它化工生产中。(1)氧和硫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羰基硫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2)CO和H2S混合加热生成羰基硫的反应是CO(g) H2S(g) COS(g) H2(g), 请回答下列问

10、题。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 CO和10mol H2S,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4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由下图分析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请解释上图250以前, 曲线 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16.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从废旧液晶显示器的主材 ITO(主要成分是含铟、锡的氧化物)回收铟和锡,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物质铟(In)锡(Sn)周期表位置第五周期、第IIIA族第五周期、第IVA族颜色、状态银白色固体银白色固体与冷酸作用缓慢反应缓慢反应与强碱溶液不反应反应(1)为了加快步骤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至少答两点)。(2)步骤中铟

11、的氧化物转化成In3+的离子方程式是_。(3)步骤中加入过量铟能够除去溶液中的Sn2+ ,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4)步骤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5)下图是模拟精炼铟的装置图,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物质。_ 17.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将其固定及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1)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已知:2H2(g)O2(g)2H2O(g) H1484 kJ/mol2CH3OH(g) 3O2(g)2CO2(g)+4H2O(g) H21348 kJ/mol在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

12、H2O(g),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用二氧化碳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常温常压电解CO2 , 可制得LDPE,该电极反应可能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中碳元素均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CO2转化为LDPE的电极反应式是(补充完整并配平)_2n CO2 + _ +_= + _。工业上生产1.4104 kg 的LDPE,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_L。 (3)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 )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PPC,同时也能生成副产物CPC,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PPC的选择性(产物中PPC的质量与产物总

13、质量的比值)和总产率(产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投料总质量的比值)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在25时,实际生产中选择反应压强为1.5MPa,而不是2.0MPa,理由是_。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会使PPC的选择性下降,结合上图说明其原因可能是_。三、实验题18.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某小组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资料:. 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 , 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 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1)根据实验可知,Na2S具有_性。(2)甲同学预测实验I中S2被氧化成 。 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的预测

14、不合理,理由是_。乙同学取实验I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 ,得出S2被氧化成 的结论,丙同学否定了该结论,理由是_。同学们经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证实该条件下 的确可以将S2氧化成 。a.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是_。b.连通后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_(填操作和现象)。(3)实验I的现象与资料i存在差异,其原因是新生成的产物(Mn2+)与过量的反应物( )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实验II的现象与资料也不完全相符,丁同学猜想其原因与(3)相似,经验证猜想成立,他的实验方案是_。(5)反思该实验,反应物相同,而现象不同,体现了物质变化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_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