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721300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19次调研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共1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

2、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

3、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本题5分)下列对文中加粗并加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

4、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2(本题5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3(本题5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

5、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4(本题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译文:(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文:二、语

6、言表达(共10题)1.5(本题1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吴文英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2*GB3。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注: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幽素:幽情素心。(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2)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

7、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6(本题10分)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7(本题10分)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8(本题10分)“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

8、析。9(本题10分)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10(本题19分)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登新平楼李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注:本诗为李白年轻时离开长安登新平楼回望京城所作。(1)本诗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试加以分析。(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令人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谩:徒然、空自。11(本题10

9、分)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12(本题10分)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诗人作此诗于太和知县任上。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边上。颈联使用了伯牙破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13(本题7分)本诗的体裁是。作者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并称为“”。14(本题7分)请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两个词的内涵。15(本题7分)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感情脉

10、络。7.16(本题19分)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金】吴激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注】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华颠:头发花白。(1)作者在词的上片叙写行程是如何实现地点转换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思?(2)“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8.32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9.33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

11、”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答:10.34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答: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1.17(本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别难过,妈妈【加拿大】莫卡拉汉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

12、说。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作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见此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