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721246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仲元中学、中山一中等七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2.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

2、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3.26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4.27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A海上丝绸之路开通B美洲白银大量进人中国C佛教思想融人儒学理论体系D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出版5.28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3、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6.2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7.30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

4、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8.31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A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D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9.32“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这说明A雅典

5、的社会结构有效制约了权力的滥用B雅典选举制度没有等级差别和贵贱之分C人人平等是雅典社会民主和自由的基础D轮番而治有利于雅典社会的正义与公平10.33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C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D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11.34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年份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

6、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经互会的成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柏林危机的爆发12.35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二、综合题(共6题)1.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

7、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

8、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9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现象。(

9、10分)2.41(12分)“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探究课题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文艺复兴史纲陈小川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国大革命史马蒂厄商务印书馆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玛丽莫斯特党史出版社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陈来商务印书馆启蒙运动与现代性詹姆斯施密特上海人

10、民出版社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3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3.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

11、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康有为“请断发易服”与中华民国政府“剪辫法令”的目的差别。(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说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意义。(10分)4.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甲午战争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

12、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仿效外洋”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君民共主”主张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9分)5.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及其国际联盟,没有孕育一种以承诺和合作为基础的规范标准,没有通过正常的国家间的沟通来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享

13、的国际安全机制,结果导致法西斯国家对“体系”的挑战。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在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军费消耗、物资损失和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摘编自曹胜强第二次世界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