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53718629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起搏器的管理》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课件,1,临时起搏器的管理,管理课件,2,调试,管理课件,3,管理课件,4,基本参数,起搏阈值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的电脉冲强度.测 量时脉宽固定为0.5ms.单位V. mV 感知灵敏度 指起搏器感受P或R的能力, 心室的R较高,一般用较低的灵敏度2.5mV. P较低,用较高的灵敏度1.25mV 起搏频率 起搏器发放脉冲的频率 脉冲宽度 指单个起搏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 单位mS 1.5mS(体外) 0.5mS(体内) 反拗期 同步起搏器中,有一个对外界信号不敏感的时间,相当于心脏的不应期.R同步型常取325mS,P同步型取400-500mS.其作用防止T波或早搏的误感知,管理课件,5,适

2、应症,1. AMI 1.1 II度IIAVB IIIAVB LBBB(RBBB)+I度AVB RBBB+LAB(LPB) 交替LBBB/RBBB 1.2 心动过缓+症状 不稳定的逸搏心律 2. 急性心肌炎 3.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4. 心脏外伤/手术所致AVB 5. 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超速抑制治疗 6. 安装/更换永久起搏器时紧急过度起搏 7. 诊断/治疗 8. 预防性应用,管理课件,6,起搏电极置入法,器材与方法 用Medtronie公司5318型体外心脏起搏器1台,5F或6F双极右心临时起搏电极1根,6F或7F带止血阀动脉鞘1根,心电图仪、床边心电监护除颤仪各1台,静脉穿刺包、穿刺

3、针、引导钢丝各1根。,管理课件,7,起搏电极置入法,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或肩过伸位,术前应大致测量穿刺点至右室心尖部的距离,并在电极上作好标记,头端68cm处应有4560的弯曲度,锁穿成功后,顺针放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片切开局部皮肤约0.5cm,扩张皮下组织,经导丝插入动脉鞘,拨出钢丝和鞘内芯,沿动脉鞘送入起搏电极约20cm左右,末端接上起搏器,打开起搏器电源,调整起搏参数:起搏阈值2V,感知敏感度1.5mV,脉宽0.5ms。此时心电监护可看到心房起搏信号,继续往前推送导管,直至出现稳定的心室起搏图形,固定导管电极,退出动脉鞘,缝扎导管电极,固定起搏器.,管理课件,8,参数调节,起搏方

4、式VVI, 起搏电压5V左右, 起搏频率设定在6070次/分,如Tdp频率在100120次/分,亚超速起搏。 测定起搏阀值,将起搏电压调节至阈值的35倍,管理课件,9,常见并发症,1 与电极有关 感染 无菌 PNC+GM bid im 7-10d 出血 心肌穿孔 2 锁穿有关 气胸 血胸 误入锁骨下动脉 拨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确认无出血 和血肿后,经调整穿刺方向,再次试穿成功。 空气栓塞 3 起搏器有关 肌肉跳痛 无脉冲发出 无电池 4 起搏综合征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管理课件,10,管理,因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过长仅见起搏信号,急性心肌梗死、室颤,经反复电击除颤复律后出现电机械分离,仅见起

5、搏信号.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后,送入导引钢丝困难,紧急起搏未能成功,在病情相对平稳后在X线下从股静脉插管起搏成功。 生命体征平稳后因起搏电压过高,有少数起搏脱漏现象而去导管室X线下重新调整起搏电极位置。 时间与穿刺部位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Tdp伴阿斯综合症、心跳骤停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在有效心肺复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给予心脏起搏是关键。左锁骨下静脉较粗,变异较小,穿刺成功率高。电极进入血管后可操作性以及对方向性的把握性较好,心脏的特点和电极尖端的设计有关,我们在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安放冠状窦电极和安置埋藏式起搏器时,在X线下大多一次电极进入右心室。故左锁骨下静脉比右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送入电

6、极到位率高、时间短,可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减少搬动而增加的死亡率。,管理课件,11,管理,因穿刺部位在左上胸,故术后不必过分限制患者的下肢活动,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 起搏术后电极的调整 因为在非X线条件下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调整电极深度与方向也是提高到位率必不可少的手段,电极深度应掌握在比术前预测长度(穿刺点至右室尖距离) 长23cm,过浅不易到达右心室或有效起搏部位,过深可能误入下腔静脉或肺动脉。对于电极方向把握头端的弧度应始终指向左下方。对腔内心电图、起搏阀值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有效起搏、心跳恢复以及维持血流循环即可,至于电极在右室的具体部位、电极与心肌的力度、深度和其他起搏参数不必要求过高,等生命体征平稳、条件允许,再在X线透视下加以矫正。 一旦动脉鞘管进入锁骨下动脉,千万不能拨出鞘管,这时可请胸外科协助切开锁骨行动脉缝合修补,也可将鞘管放置一周行成窦道后拨出。穿刺部位离心脏较近,也易引起感染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因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勤换药,适当应用抗生素,尽早拨除起搏导管。,管理课件,12,起搏心电图,管理课件,13,管理课件,14,管理课件,15,管理课件,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