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3713881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夕的来历作文六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每当我读起这首古诗,就会想起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男孩名叫牛郎,他以放牛为生。有一天他骑着一头神牛路过一片森林,牛郎听到一阵嬉水声,突然他的神牛说:“那里是一群仙女,你悄悄地走过去,拿起那一件最小的衣服就能娶她为妻。”后来牛郎蹑手蹑脚地把衣服拿走了。过了一会儿仙女们出来找衣服,只有织女找不到,其他仙女都纷纷飞走了。织女走来走去还是找不到。牛郎就出来把衣服还给织女。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就与他结为夫妻。 从此,他们男耕女织,过上幸福的生活。又过了几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可是好景不长,这事被王母知道了

2、,王母大发雷霆,决定叫天兵天将来把织女带回天庭,并罚她在银河的东边日夜织锦。 牛郎和他的孩子很伤心,只好去求王母。于是老牛使出浑身解数把他们送上天。牛郎求了王母一个月,铁石心肠的王母还是不答应。这事被天上的众神知道,也向王母求情。最后王母终于答应了。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聚。可是牛郎是凡人,上不了漫漫的银河。侍女喜鹊想到办法,她就叫伙伴们搭成雀桥,他们终于相聚了。 七月七日那天晚上,你抬头望月,或许能看到他们相聚的美丽场面。 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下面就听我讲一下“七夕”的来历吧! 从前,有一个放牛的孩子,他叫牛郎,牛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牛郎

3、十几岁的时候就和哥哥嫂子分了家,只有一头老牛和他作伴,这头老牛是头神牛,经常帮助牛郎,后来在神牛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娘子,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名叫织女,就这样,牛郎和织女结婚了,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女。不久,织女私自加嫁给牛郎的事情最终被王母娘娘知道了,派人把织女抓了回去。后来,老牛死了,在临死之前,它帮牛郎出了一个主意:只要穿上老牛的牛皮,就能飞上天去。可是,王母娘娘用她头上的金簪把天上划了一道波涛滚滚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后来王母娘娘总算发了善心,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这一天,无数只喜鹊飞到天河上,搭成一座鹊桥,让他们在这鹊桥上相会。 这就是“七夕”的来历。 宋元之际,

4、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5、,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传说吗?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七夕节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宫有七个美丽的仙女,尤其是最小的仙女,织女。在七姐妹中是最善良,最美丽的一个。 有一天,七姐妹结伴来到人间玩耍,美丽的织女结识了长相憨厚、勤劳善良的牛郎,并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最后她没有和姐姐们回到天宫,而是和牛郎结为了夫妻,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虽然贫穷,但是也非常幸福的生活。两年后,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孩子。 好景不长,最终,王母娘娘还发现了七仙女中少

6、了一个织女,经过拷问得知织女留在了人间,她就派天兵天将,不顾牛郎织女苦苦哀求,硬是把织女带回了天宫,从此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相隔千山万水,永远不得相见,由于织女想念丈夫和儿女,就天天以泪洗面。后来终于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牛郎和织女在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每当每年的这一天,牛郎就挑着一双儿女来到天宫相见,这就是传说中的七夕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

7、,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

8、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它表达了人世间的美好感情。在家乡,七夕节是不太被人看重的,可在有的地方,七夕节人们的活动还是丰富多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好妈妈出去旅游时正好赶上了七夕节,听说中心广场饿雾街上要举行灯会,我们吃完晚饭,便兴高采烈地要来逛一逛。 一进广场,我们便看到了一个大柱子,柱子上有一个彩塑-织女,很多人在往上面

9、扔绣球,要是能把绣球扔到织女脚下,将来就会获得美好的爱情。我扔了三个球,一个都没扔着,正当我失望时,一个人叫道:“耶!我投中了!”真的哎,织女脚下有一个镶着金丝的彩球,放着光辉。正当我们被这喜悦的气氛所感染时,一个小女孩叫道:“妈妈,织女星!”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天空望去,哇,真的!好漂亮!只见银河的一端有一颗钻石一样相对庞大的星星,另一端也有一颗光芒四溢的星星,两颗星星隔河相望,给这晴朗的夜空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光彩。 之后,我们又去逛了灯街,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妈妈终于同意帮我买一个七夕灯,随后,我又帮弟弟买了一个水晶球,在星星的照耀下,我们满载而归。 在床上,我望着窗外的星空,想:牛郎织女现在一定在互相倾诉着爱意吧,真是一对相爱的情侣呀,如果我是玉帝,我一定要动用三千天兵,把这银河给活活拆了,再造一座“七夕殿”,让牛郎织女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