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713190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1.有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影响和渗透B.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不会变化C.各要素都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D.各要素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不一样2.在山区植树造林,不仅保持了水土,而且还改善了气候,这说明A.人类能够改造地理环境B.地理环境存在不同尺度的差异C.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地理环境各要素能独立发展3.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反映大气圈与水圈存在能量交换的是A.北赤道暖流的形成B.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C.海底火山喷发加热海水D.静风天气时瀑布附近有风的存在4.有关陆地环境各要素关

2、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湿热地区往往生长着高大的林木B.干旱地区往往发育红色的酸性土壤C.气候湿润地区岩石容易崩解破碎D.气候湿热地区有机质含量稀少5.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A.地域差异性B.数量的有限性C.整体性D.分布的规律性6.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A.彼此孤立存在的B.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7.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A.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B.踞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D

3、.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8.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使大气中增多的化学元素是A.碳B.氧C.氮D.氢9.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A.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生物的生长、繁殖制约着地理环境11.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河流含沙量增大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水位下降A.B.C.D.12.四大圈层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有大气循环水循环生态

4、系统的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A.B.C.D.13.能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循环B.水循环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地壳的物质循环14.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地球上水被分解的结果C.火山喷发的结果D.生物呼吸作用的结果15.从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观点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枯枝落叶就地烧掉B.将枯枝落叶打扫干净送到垃圾站C.将枯枝落叶埋在草地旁边D.将枯枝落叶送到食堂做燃料二、综合题(共3题)1.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图”,回答:地理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要素

5、决定的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貌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要素与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2.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_,B_,C_。(2)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是、。(3)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_、_、_、_。(4)假如C代表生物(植被),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_的变化并导致的失调。相反,通过植树造林,可以调节_,改善,保持_,促使生态环境的。(5)该图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试分析各要素与整体的关系?3.根据图中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D分别代表四种植物形态,其中反映骆驼刺特点的是,反映荷花特点的是_,反映热带雨林特点的是_。(2)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植物形态有_和_,判断的依据是:中亚地区气候,土壤多呈_性反应,植物叶子_而根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