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53704975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原卷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典例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古今中外,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

2、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示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来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达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在20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中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由清庄王允禄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4466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18

3、21年辑录的小慧集,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井、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20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21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

4、人心。从20世纪初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则说明人们对工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社,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

5、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尺谱与五线谱、简谱一样,都是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很复杂的工程,这些乐谱都是伟大的创造。B工尺谱同简谱一样,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他们的十个谱字都是由数字和源于数字的符号构成。C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记录古代歌曲的文献。D中国工尺谱集成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

6、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的构成和来源。B文章指出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使用甚广,并且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的例证。C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D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在介绍后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民间乐师辗转续抄、代代相传的工尺谱,能为音乐学家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B20世纪西方乐谱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工尺谱被驱逐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可见某些传统文化曾受到不小的冲击和影响。C21世纪以来,曾经被明令禁用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的事物,反而被视为古老文化的

7、象征和文化的品牌。D工尺谱的流传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就不易传播了。【易错点快攻】【易错点】重点句子含义不清所谓”文中重要句子”, 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

8、,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对策】准确把握句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要领所谓“重要句子”, 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 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重要句子” 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 响的语句; (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3)内涵较为 丰富的语询; (4)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一、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 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 的理

9、解。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 饰、限制、强调等。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重要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二、关注句子所在的语境 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后,接着便要关注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只有对具体的语境进行仔细考察,我 们才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进而真正理解作者赋予句子的特殊内涵。 要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 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结合全文的中心来理解句意,重要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这样那样的联 系;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理解。还要抓住相关语句。作者要表达

10、一一个重要的意思 ,往往不会仅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在文中常常会有一些与该句相关的语句与原句互相参证,如前后照应句、同义反复句、反向论证句等。三、抓住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理解句子的含意,常需要察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对于领起句,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内容分析;对于过渡句,那就要注意分析.上下文段的意思;对于总括句,理解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四、要进行语法和修辞分析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首先应分析它的主干,把握大意,然后再具体分析修饰限制成分,准确把握语句的含意。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有的

11、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就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儒家君子观在当代的传承与实践张舜清传统儒家君子观在中国古代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代,儒家君子观在培育理想人格、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人生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何谓儒家的“君子”,这是我们在当代传承和实践这种观念的基本前提。首先,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君子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位者”,即指统治阶级的成员。其次,经孔子转化后,君子的“位”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主要成为一个侧重人的德性的概念,所谓“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最后,

12、在儒家这里,完美的君子形象还必须具有智慧和审美的特征。一个欠缺智识、外表邋遢之人,任其德性多高,在儒家这里都难以称为君子。所谓“君子博学深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总体来说,儒家的君子是一个兼具“位”“德”“智”“美”等多种属性的复合概念,它涉及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道德水准、智慧水平、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评价。这正如荀子所说:“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不过,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儒家的君子主要是一个德性概念,即侧重以道德水准界定何为真正的君子。而儒家所谓“德”,从其根本来说,乃是一种“生”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而民生问题,则构成“生”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儒家

13、这里,一个人是否能够体悟上天创生万物之德,是否能够仁民爱物、关心民生,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构成儒家评判君子的一个基本标准。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做法是,“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在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要把儒家君子观的基本精神与人类的未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儒家的君子观从根本上说是要人类对自身的生命特性有一种精神自觉,明确人类自身存在的义务,从而以正确的方式建构人类自身、谋求人类的未来。它的基本精神是对“义”的坚守,“君子喻于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14、无莫也,义之与比”。在儒家这里,它集中表现为人在维护天地宇宙生态系统和谐运行的道义担当上。“君子之道,天之道也”,而“天道之大在生物”,故“君子协进生物之功,可以配天。”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要继承和弘扬儒家君子观蕴含的积极因素,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观念,儒家的君子观蕴含着十分深刻的促使人向上向善的道德理念、追求完美人格的教化思想和仁者爱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因而科学对待儒家君子观,应当对儒家君子观中蕴含的这些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肯定,并努力将这些积极因素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

15、如此儒家君子理念才能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3日,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君子观当今在诸多方面之所以仍会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因其在古代有影响力。B儒家眼中的君子可是在位者也可是非在位者,但都必须具备德智美等多种属性。C今天,传承实践儒家君子观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是相同的。D当代文化建设如自觉融进儒家君子观的积极因素,儒家君子理念就会重显活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紧扣标题提出的论题,从多个方面简要指出儒家君子观在当今有着现实意义。B文章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分三个阶段来论述了

16、“君子”一词的演变过程。C文章有多处引用,既彰显了儒家君子观的内容,又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与权威性。D文章末段论述了在当今传承实践儒家君子观的方法后明确指出了传承实践的好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的指代原本比较狭窄,在经过孔子及后世儒家的转化后,才由最初的单一概念转化成复合概念。B儒家对君子的评价标准是全方位,但从某种特定角度看,更侧重于对“德”的要求,即对道德水准的要求。C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深潜三十年,为国铸重器,他符合儒家评判君子的基本标准。D儒家君子观注重对“义”的自觉坚守,懂得应该把其基本精神与人类的未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的道理。二、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