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3680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A 卷全国卷种群1.(2016全国课标卷,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除以甲地面积,以甲地面积,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综上所述,A、B、D 三项均错误,C 项正确。答案2013全国课标卷,5)某农场面积为 140 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

2、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100 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 280 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0 只/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解析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数量增加,可使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下降;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设该农场黑线姬鼠总数量为 x,则 ,x 14 000 只,故该农场黑线姬802鼠的种群密度为 100 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物种的数目,14 000140而不是种群密度;食物链中的营养等级越高,物种所含能量越少。答案2012课标卷) 某岛屿上生活

3、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0 图示知,12 月份未成熟个体数目为 0,又知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故该种群可能从 6 月份开始,出生率就为 0,A 正确;天敌倾向于捕食年老体弱的动物,故天敌的迁入可能会导致衰老个体减少,使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B 正确;图示各月份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百分比不同,C 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使该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密度改变。答案2015全国卷,31) 现有一未受人

4、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龄 2个体数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

5、。(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11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2015全国卷,31)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

6、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1)2 头/(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大于6.(2013课标全国理综31)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

7、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和_。解析(1)草原上所有生物获得的能量最终均来源于草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2)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随机取样是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答案(1)生产者 (2) 出生率 死亡率(3)随机取样(4)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7.(2015全国卷)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木阶段由于除了草本植物外还增加了灌

8、木,同时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因此物种丰富度比草本阶段的高,A 错误;灌木阶段空间结构更为复杂,B 错误;灌木阶段由于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力也强,C 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在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也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群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 正确。答案2014课标,6)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

9、食关系,A 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项错误;病毒 V 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 C、D 项错误。答案2012大纲全国)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落中植物的分布,其中乔木高大,分布在上层,灌木矮小,分布在中层,地面的草本植物分布在下层,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群落中的动物因其食物或栖息场所的不同,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因此,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分层现象有关;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下层光线的强弱,进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10.(2014课标卷,30)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

10、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据调查,近 5 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 50 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 、 “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

11、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了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

12、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11.(2013新课标卷,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植物种类数/株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1 草丛 34 0 02 针叶林 52 12 13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

13、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解析(1)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只能是次生演替。(2)上述群落中草丛群落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遭到破坏后最容易恢复,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最强。(3)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随植物分层而分层,所以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答案(1)次生 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