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53577692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复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僧要去西天取经,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了解了解“西天”的真实状况。,印 度,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北半球 东半球,北纬10度到北纬30度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国名印度共和国 (India),国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首都,面积 297万平方km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新德里,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在我国西南面的邻国中,有一个世界闻名古国,它就是印度。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

2、人口已经超过12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世界文明古国印度,4000多年前,古代印度就具有相当的文明了。恒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灿烂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欧洲 人就把印度看成是一个黄金遍地,出产香料,宝石丝绸等贵重物品的国家。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印度舞蹈,泰姬陵,印度的地形可分为三部分 1 北部高山区 有喜马拉雅山 2 中部平原区 有恒河平原 3 南部高原区 有德干高原 印度国土辽阔,邻国众多,分别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缅甸及南端一水相隔的斯里兰卡。另外,印度

3、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最后归属尚未确定,印巴经常为此爆发冲突,地理位置及邻国,位于_山脉和_洋之间;北靠_,东南临_,南临_,西南临_,喜马拉雅,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1,2,3,4,5,6,1 2 3 4 5 6,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孟加拉湾。长270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印度教徒视恒河为圣河。,半岛,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人口压力巨大,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2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压力巨大,多子女的印度家庭,现在,

4、人口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给印度农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人口:印度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12亿,成为仅次于冲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水旱灾害频繁,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 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抵御水旱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背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但是,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依然显得有些不足。,通过对此图分析印度热带季气候的特点。,A、

5、全年气温均在_度以 上,说明全 年气温_ , 地处_带,B 、降水量超过 200毫米的月份有_、_、 _、_。此季节为_季;而其它月份降 水较少,为_季。,20,较高,热,6,7,8,9,雨,旱,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有旱、雨季之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印度的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 A、1月份时,印度盛行_风,风从_吹向_,为_季。 B、 7月份时,印度盛行_风,风从_吹向_,为_季。,东北,陆地,海洋,旱,西南,海洋,陆地,雨,结论:印度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降水主 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干旱,水灾,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年降水最多的地区,年降水11000毫米。,自给

6、有余的粮食生产,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已经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灵均居世界前列。,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

7、革活动。如“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水稻”等,在某些国家推广后,曾使粮食产量显著增长。此后不久,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印度人的饮食习惯,印度并存着各种教派。印度教的信徒约占总人口的82%,他们把牛奉为“神”,称为“神牛”。“神牛”自然不能成为人们口中之物。印度平均每三个人便有一头牛。印度教的上层人物更是不能沾任何肉类的斋戒主义者。约占总人口11%的伊斯兰教徒戒猪肉,而约

8、占2%的锡克族教徒戒酒。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同样有许多人是戒酒的。 在印度北方人说:“南方菜太辣,尝不到原料的味道。”而在最南面的州,却说:“旁边的那个州的菜更辣。”香辣调料在北方的州,每人每天平均用量为3克,而在南方的州却要多出七八倍,最多的州一天的用量为20多克。经营咖喱认的人说过:“这种差别虽然同可以大量收获辣椒等的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但是,它同南方终年炎热的天气不无影响。”在南方内陆闷热干燥的酷暑中,为了增进食欲是需要强烈的刺激物的。,发展中的工业,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独立以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现在

9、,印度不仅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 棉麻纺织 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原子 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 高科技 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发展中的工业,印度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有何关系?,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填表,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加尔格答,铁煤锰,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棉花,加尔格答,黄麻,印度,文明古国有印度,工业发展很迅速; 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 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 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 孟买大港产棉布,黄麻织物疙瘩粗; 班加罗尔在南部,信息高速通印度。,随歌谣学地理,1

10、、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印度产生旱涝的主要原因是_ A、西南季风不稳定B、东北季风势力强 C、东北季风势力弱D、气候炎热降水少 3、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的大河是_ A、印度河B、恒河 C、雅鲁藏布江D、布拉马普特拉河,C,A,B,练 一 练,4、读图填写下列标号中相对应的名称,国家: 1_ 2_ 3_ 4_ 5_ 6 _ 海洋: A _ B _ C _ 半岛:D _ 河流:E _ 山脉:F _,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印度半岛,恒河,喜马拉雅山,练 一

11、练,印度的习俗与禁忌,印度是个宗教王国,有数不清的神,看不完的庙。参观清真寺要遵守脱鞋的习俗。在寺庙,尤其是焚烧尸体的场所不得拍照. 印度人吃饭喜欢用手把米饭和菜、汤拌着抓着吃,叫手抓饭。如果你入乡随俗,一定记住以右手进餐,因为左手被视为不洁。 印度人摇头是表示赞同,而点头则是不同意,NO的意思。 遇到马路上讨钱的人,不要随意当着许多乞丐的面给钱,一旦给了一个,立即围过来几十个人。,旅游常识,印度是个宗教王国,有数不清的神,看不完的庙。参观清真寺要遵守脱鞋的习俗。在寺庙,尤其是焚烧尸体的场所不得拍照. 印度人吃饭喜欢用手把米饭和菜、汤拌着抓着吃,叫手抓饭。如果你入乡随俗,一定记住以右手进餐,因为左手被视为不洁。 印度人摇头是表示赞同,而点头则是不同意,NO的意思。 遇到马路上讨钱的人,不要随意当着许多乞丐的面给钱,一旦给了一个,立即围过来几十个人。,旅游常识,热闹的集市,繁忙的交通运输,马路上悠闲的牛,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有三亿多头,约占世界的15。,在这个国家,牛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街道上行走,车辆要给牛让路;在市场上,牛可以随便吃食品,牛衰老时,被送到“养老院”去供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