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577479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共12题)1.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右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球的情景。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髺宽袖显身份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BCD3.(2011通州模

2、拟)“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5.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传统的代步工具逐

3、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ABCD6.长江航道是沟通中国东、西部的黄金水道。下列有关近代长江航运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1842年外国军舰开进了南京江面B1872年中国轮船公司开始经营长江航运C1895年外国商船可以开进重庆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轮船航运公司在轮船数量和运载量上超过外国轮船公司,成为长江航运的主力7.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当时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当时新式学堂讲授近代科学知识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方式ABCD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电信9.(2011福建质检)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对此表述不恰当的是()A读报和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B电影广告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C妇女地位空前提高D女子穿旗袍成为一种时尚10.2011年1月2日,智利中部发生里氏7.1级地震。15分钟后,这一不幸消息已传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ABCD11.右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集报纸、广播、

5、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昂贵多了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BCD12.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A有线电视B无线广播C卫星电视D互联网二、综合题(共2题)1.材料一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大多数人主张剪去辫子,谁要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求时髦”。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

6、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昧,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全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据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当时的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上述材料中有关社会心态的阐述是否准确?为什么?(6分)2.材料一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年19

7、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印份)246.211.3266.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79964774623321642931682338144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56526483585007721330145189021717材料二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材料三下图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关于网民上网首要目的(%)的数据图表()ABCD(2)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肖恩马洛尼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的缘由。(8分)(3)结合材料三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