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567330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 理解: 从动态上看,它是一个过程,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 从静态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如: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为61316.9亿元。 财政收入问题是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分。,第一节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二、国际上采用的财政收入分类方法 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 直接收入 、间接收入、预期收入 强制性收入、自由收入 公有经

2、济收入、私人经济收入,三、我国采用的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 税收 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完全以无偿和强制的方式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1980-2005中国税收收入结构,2. 非税收 (1)国有资产收入 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收入形式包括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2)政府收费 可分为使用者收费、管理性收费。 使用者收费分为:公用企业收费、公用事业收费。 政府性收费分为:管理性收费(规费) 、惩罚性收费。 (3) 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借贷原则,运用信用形式所获得的财政收入。,1980-2005中国财政收入结构,

3、(二)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收入 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的筹措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 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国有企业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其他收入等。 预算内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大约在我们国家现在税收收入占到95%。,2、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 也即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主要是:(1)纳入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如工商税附加、工商所得税及其他一些税收的附加收入;地方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收入、公产公房租

4、赁收入等。(2)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如公路养路费、航道维护费、育林基金、城市园林收入、社会福利收入、文教、卫生、广播、科研收入等。(3)全民所有制企业掌握的企业专项基金收入。如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等。,3、制度外收入 首先可以肯定,它没有经过正当法律程序,但又是打着政府机构的名义收取的。 第二,它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人们概括为“三乱”,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除此而外,一些部门还接受企业和个人“捐赠”、将政府部门的资产收入纳入小金库、无偿占有企业财产。 第三,它大都脱离监管,自收自支,可是说是财政黑洞的主要组成部分。,弊端: 现代法治政府应该确保所有的收入来源都有法律依据。可是制度外收入

5、却是“自行”打着政府的旗号敛财,法律成了一纸空文,违法行为成为了通行的潜规则。 制度外收入的存在为腐败的蔓延起了助推器的作用。制度外收入被一些部门和单位藏着掖着,因此不可能对此进行有效监督。所以,制度外收入就成了“小金库”,就成了一些人的灰色收入,就成了贪污浪费、公款高消费等种种腐败者的绿色通道。 制度外收入使政府公信力受损、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国民负担能力是有限的,在制度内的税费之外又追加数千亿之巨的额外负担,公众何以承受?另一方面,因为制度外收入能给一些部门和其单位内的个人带来好处,各单位竞相向群众伸手,暴力执法、暴力收费罚款的事端频频发生,这对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6、如此规模的制度外收入,也会破坏税源,伤害人们创业的积极性。,(三)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1、按所有制结构分类,我国目前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国有,集体,个体,其他,目前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非公有制企业抓住这个的机遇,进入国有经济“退出”和不为的领域,拓展自己的新天地。广东2001年省已有 1300 多家私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调整,改制改组。,个体经济 性质 :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私有制 特征 :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活跃市场,提高人们生活水

7、平,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私营经济 性质 :私有制,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经济 特征 :雇佣劳动为基础,规模较大,有较先进的设备劳动生产率较高。 作用:集中利用私人资金,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2、按部门结构分类 一、二、三产业,3、按价值构成分类,(1)来自于C的财政收入几乎为零,(2)来自于V的财政收入比重 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3)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M,C:为补偿基金,V: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价值 直接来源于V的税费: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和规费 间接来源于V的税费:服务、旅游行业缴纳的税收,高档产品的消费税 认购国

8、债,M :剩余价值,四、收费和预算外资金 (一)收费 1、性质 与税收的区别 2、收费的特殊作用 (二)预算外资金 1、含义 2、历史和现状 3、带来的问题 4、改革 (加强管理、精简机构、费改税),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概念: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国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总水平。它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衡量指标: 1、绝对指标财政收入总额,这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2、相对指标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一个相对数指标。,数据帝国

9、,表 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决定财政,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是用该国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几个指标表示的。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产品就越丰富,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越多,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资料引自: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财政学第六章(中国人民大学网上課件),表 1992年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

10、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之为技术进步。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导致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剩余产品的价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制约,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政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 二是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即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

11、模的大小。,(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价格变化的两种情形:价格总水平变 化,产品比价关系变动。 1、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引发物价上涨的原因:财政赤字、信用膨胀 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财政收入增加,信用膨胀影响比较复杂: 以累进税制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物价上升,财政收入名义上增长,实际上也增长,财政收入规模扩大。 以比例税制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物价上升,财政收入名义上增长,实际上不变。 以定额税制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物价上升,财政收入名义上不变,实际上减少。,2、产品比价关系变动的影响 (1)若高税率产品涨价,低税率或免税产品降价,增减变动的结果是价格总水平上升,必然扩大财政收入规模;反之

12、,则减小财政收入规模。 (2)然而,现实中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往往杂乱无章,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从理论上分析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只能到财政年度结束后,根据本年度财政收入变动情况倒推出其对财政收入的实际影响。,三、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1、绝对规模:上升,2、相对规模 改革开放前基本无多大变化,改革开放后,呈下降趋势,1995年停止下降,1996年转而上升,目前达到20%以上。,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1952-2007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税收与GDP分配 占比的演变轨迹,11.2%,30.8%,20.09%,四、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1、财政收

13、入(预算内)规模水平: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然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 2、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 实际上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the item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二、财政收入价值构成 三、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四、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t

14、he sector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图 “九五”时期和“五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图(%),二、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财政收入可以来自C、V和M 三部分,但主要是来自M部分,而M部分的多少,不仅取决于社会产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就必须发展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真正作到增产增收。,财政收入价值构成,C基本上不是财政收入来源; V个人收入所得税占税收比重7.1%;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选择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M总量。,92.9%,7.1%,间接来源于 农业的

15、收入,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农 业,直接来自 农业的收入,工农业产品 价格剪刀差,农(牧)业税,商业、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是 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第三产业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潜在来源。,我国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工业,因此,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状况起决定性作用。,工 业,第三 产业,财政收入部门(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第三产业的财政地位愈益上升。 增加第二、三产业的上缴财政收入是主要选择。,3%,52,45%,表 我国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资料

16、引自: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财政学第六章(中国人民大学网上課件),四、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起以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当时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经济,即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所有制以单一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从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政策允许存在和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们提供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相比之下,国营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主导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国有经济依然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非公有经济的财政地位愈益重要; 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寄希望于国有经济,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关注非公有经济。,国有经济,47%,集体经济,7%,股份联营经济,26%,涉外经济,20%,表 我国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