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53564851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忆与遗忘全解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记忆与遗忘,曹艳辉 2010级硕士研究生 传播学 联系方式:,记忆规律知多少?,对你来说,记忆真的习以为常吗? 神秘:铺天盖地的广告,如同过眼云烟;一见钟情的瞬间,却永生难忘。 困惑:明明认识的人,此刻却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无奈:想记住的难以记住,想遗忘的却忘不掉。 与记忆有关的悬念:忘记自己丈夫的妻子,忘记自己丈夫的妻子,一对新婚夫妇在婚礼过后不到10周,遭遇了恶梦般的车祸,他们身受重伤,妻子昏迷不醒。医生一开始不确定她是否还能生还,而她不仅活过来了,还恢复了意识及大部分的身体能力。不过,大脑的创伤导致了逆行性遗忘。抹掉了她车祸之前18个月的全部记忆,包括有关她爱上并与之结婚的这个男

2、人的所有回忆。她说:“过去一年半发生的事情,只是我听到的一个故事,因为我一点都不记得了。”对这个妻子来说,复原的道路是漫长的。事故后,虽然她的大部分长时记忆被保留了下来,但她却没有关于婚姻和丈夫的近期记忆。最初,当她回来和丈夫同住的时候,就像是和一个毫无感情的陌生人在一起,这动摇了他们的婚姻。不过,通过回想两人关系的发生和发展,他们终于又重新走到一起。事故三年后的情人节,丈夫再一次向她求婚,不久,他们交换了戒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摧毁妻子记忆的生理创伤的实质是什么? 失去了的记忆某天会回来吗? 为什么只有近期的记忆丧失了,而更遥远的记忆却保留了下来?,Questions 一. 记忆是什么?

3、二. 心理学家对记忆的探究过程与重要发现? 三.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是怎样的? 四. 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提高记忆效率? 五. 讨论: 记忆和遗忘规律对广告、新闻传播有何启示? 对“忘记自己丈夫的妻子”疑惑是否有所消解?,一、记忆的定义,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可分为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是前提,再认或回忆是结果。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信息加工的观点:大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侧重点) 一一对应。,编码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讨论:自行车;警察、帽子

4、、自行车、小偷)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 提取是从指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检索:记忆像储存信息的抽屉),二.心理学家对记忆的探索发现,艾宾浩斯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是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历程的心理学家。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对记忆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第一人。 研究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H. Ebbinghaus,1850190

5、9),(一)艾宾浩斯的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说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以后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时间规律。 局限:机械记忆法, 不同材料的遗忘规律不同。,(二)多存储器模式,长期以来,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记忆里所能保持的内容量大而无法估计,继承艾宾浩斯的理念。 1.短时记忆系统的发现 19 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意识到有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一个是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 1959

6、年,心理学家发现不让学者复习,无意义音节在18秒后的保持量只剩下10%。这与艾宾浩斯得出的遗忘曲线差别很大。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系统。(不超过1分钟) 沃、诺曼(1965):初级记忆复述次级记忆。,短时记忆的体验: 识记电话号码,心理复述;数钱时,突然被打断 神经心理学支持: 米尔纳(Milner,1966),为癫痫病人切除海马部位手术,手术前的往事记住,对刚刚经历过的事没印象。手术破坏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传输的结构。 脑震荡患者对受伤前几分钟发生的事不记得。,2.感觉记忆的发现: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被试在做短时记忆回忆研究时,总感觉记住的比回忆出来

7、的多。是否有很短暂的记忆储存器,比人们能把它们完全回忆出来的时间短? 实验证实存在比短时记忆更短暂的记忆现象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中只能保持0.252秒。,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外界刺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R.C.阿特金森分类),刺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复述,消退,遗忘,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3.1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的特征,也称瞬间记忆。由获取信息的感官短暂保存。 感觉记忆的特点: 从感官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在这登记并接受处理,记忆系统的“接待室”,记忆容量大小受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征所决定。 信息按

8、原来的物理属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 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引起个体注意进入短时记忆,强烈直接进入长时记忆。,3.2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的特征,新旧信息加工的地方,精细加工送入长时记忆系统。明确意识到。,编码: 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方式。(听力辨别:thirteen/thirty;E/F),储存: 米勒发表经典文献神奇的数7 2:信息加工的容量限制。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存储单位是组块(chunk),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单位。组块是一组概念的集合,组块内各概念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字母

9、、单词、句子) 近人提出:4 1组块 组块越大,所能记住的容量小,如:EARUSAIBM 31920101152857 EAR,USA,IBM 319,2010,1152,857,3.2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的特征,短时记忆的检索: 斯腾伯格(Sternberg)将识记数字的数量叫记忆集,测量反应时。记忆提取时间与记忆集的大小成正相关。采用从头到尾的系列加工方式。 遗忘:存储时间不超过1分钟,受干扰或抑制会消失。 思考: 高速公路上户外广告的字数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如何提高短时记忆能力?怎样才能让短时记忆顺利进入到长时记忆系统?,3.3 长时记忆(long-term

10、memory)的特征,一般指信息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以至保持终生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容量似乎没有限度。 主要来源于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也有来源于感觉记忆,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 长时记忆阶段,这些信息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编码 新获得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分散的知识单元组成新的知识框架。 表象和语义双重编码:具体形象;抽象、概括的语义信息进行表征。(麦当劳) 语义类别进行编码:语义联系紧密的词放在一起。 (医生与护士;牛与羊) 自然语言为媒

11、介进行编码:无意义音节和外语单词时,从我们的自然语言中找出与之相似的词语。如 hello 你好 哈罗 主观组织:按主观意愿进行人为组织。(无关联词语回忆) 以视觉表象为中介:对语义材料有很大帮助,想象一些词语的形象。 香烟、狗、帽子、,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 对所识记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 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特定时空下的个人经历;对概念、词语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动作、技能的记忆,难以用语言复述,需长期练习;事实的记忆,可以用语言表达。,语义组织得到更多研究 层次网络模型:层次、网络形式贮存,语义记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概念被分层地组织成有逻辑的种属

12、关系。 不足之处:只涉及概念的横向关系;虽节约贮存空间,但增加了信息提取时间 激活扩散模型:修正,用语义联系与语义相似性代替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反应概念之间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解释人们为什么可以很快做出判断。,长时记忆中的检索 信息保存并不意味着记忆过程的结束,储存是为了适当时候提取出来满足需求。 提取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 再认:对曾经经历、思考、体验过的事物,当再次出现时,有熟悉的感觉并能进行识别和确认。(品牌识别) 回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即当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可以重新想起来。(有无线索:有意回忆、无意回忆),长时记忆的遗忘,遗忘: 对过去曾经识

13、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渐趋平稳; 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1.干扰说: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 干扰的形式有两种: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一般来说,干扰作用的大小与先后两种材料的相似程度、时间间隔以及所学材料的巩固程度有关。 研究发现:中等相似程度的两种学习材料干扰最大,先后学习的材料间隔时间越长干扰越小,学习的材料巩固程度越高产生的干扰也就越小。 讨论:先后复习两种类似的材料和不同的材料,那种更有效? 学习一段时间后,是否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学习?,2.衰

14、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如照片褪色。(及时复习激活痕迹) 3.压抑说:对某些经验的压抑,某些动机引起的遗忘。(故意遗忘,考场紧张)没有试验材料支持,但仍然值得重视。 4.同化说:高级的可替代低级的,简化认知,积极遗忘;新旧知识模糊不清,对新知识曲解,消极遗忘。 5.线索依存遗忘说:不是记忆失去信息、受干扰或抑制,而是缺乏提取的线索。,影响长时记忆遗忘进程的因素: (1)识记材料: 材料性质,动作技能获得需要更长时间,但遗忘速度也较慢;识记材料数量;识记材料设置位置,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遗忘最多是中间部分的。 (2)识记者方面: 学习程度高,遗忘少,恰能背诵后再学习一段时间,过度学习

15、到150%;识记者态度、兴趣。,总结: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1. 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感觉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经复述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不复述,则会受干扰抑制消退。 2.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 3. 三个记忆系统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有所差异。,四、如何提高记忆效率,记忆的基本策略,注意策略 一种重要的注意策略是针对记忆对象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个体注意并观察对象。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

16、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例如,为了记住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就是组织策略的运用。 复述策略 好的复述策略就是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复述。,精细阐述策略 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义,或增加一定的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要记住“电视服装”,就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联系,如“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使用精细阐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就是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种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类提取,就是将要提取的对象归入一定知识类别,再在一定的知识类别中进行搜索。分类提取可以缩小信息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成功率。,五.讨论:记忆和遗忘规律对广告、新闻传播有何启示? 对“忘记自己丈夫的妻子”的疑惑是否有所消解?,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