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

上传人:谢** 文档编号:153558144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课件(带内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二章,授课老师:XXX,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件,一、核心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惧、熄、是、淫、移、得、居、戒、屈、苦、固、去、恒、过、作、喻、发”等。 2理解“大丈夫”的人格意义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儒家经典书籍: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2、。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二、知识储备,(1)一怒而诸侯惧( 害怕 ) (2)安居而天下熄( 平息 )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这个 ) (4)富贵不能淫( 使扰乱,迷惑 ) (5)贫贱不能移( 使改变 ) (6)得志,与民由之( 实现 ) (7)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 (8)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 (9)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10)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 (11)困于心衡于虑( 梗塞,不顺 ) (12)人恒过( 犯过错 ),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字词积累,三、预习导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句子翻译,(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3、移,威武不能屈。,(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三、预习导学,(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三、预习导学,文

4、言默写,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三、预习导学,理解填空,1文中“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与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六位经受磨难,成就事业的人物事例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 ”,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预习导学,整体感知,1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

5、解。,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要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三、预习导学,2通读全文,完成本文的结构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1.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 、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2.对比论证,正:个人处忧患,能进取,反:国家处按了,国恒亡,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三、预习导学,(一)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6、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四、语段精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居天下之广居( 居所,住宅 ) (2)戒之曰( 告诫 ) (3)威武不能屈( 使屈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四、语段精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7、),A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那种叱咤风云、声震宇内的如公孙衍、张仪一样的英雄人物。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所为不过是“妾妇之道”,只知道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应该只知道顺从君命。可见孟子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概括了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所为,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异曲同工。,四、语段精练,(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8、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四、语段精练,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 (2)苦其心志( 使痛苦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

9、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四、语段精练,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本文末尾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四、语段精练,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

10、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五、同步精读,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五、同步精读,夷灭:被杀。 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 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决:通“诀”。,本文选自班固所著

11、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注释】,【背景资料】,五、同步精读,A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故使陵来说足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可以调素琴 D与武决去/太丘舍去,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五、同步精读,3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苏武的精神品质: 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 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 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皇帝年高,且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五、同步精读,同学们下课,授课老师:XXX,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