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557257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考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6高考试题人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2016课标全国卷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与近代欧美代议制的

2、联系。解答关键:把握材料的主旨,拟定论题,并围绕论题加以阐释。【解析】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材料论述了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其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付诸实践,因此可拟定卢梭共和制构想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实践。然后选择史实依据加以论证,如选择路易十六的波旁王朝如何违背民意,使得其在1789年大革命中被推翻;为何法国人民要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等,言之有理即可。同时也要指出卢梭反对英国式的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答案:(略)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其他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三

3、等(40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2.(2016课标全国卷T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答关键:理解“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解析】选D。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排除A;古希腊崇拜诸神,排除B;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4、否定以神为中心,联系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强调人的价值,故D正确。3.(2016江苏单科T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解题关键:理解近代西方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各自的核心及特点。【解析】选C。材料中“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等关键

5、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人对宗教的态度,即反对教权主义,倡导理性主义,因此这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故C正确。4.(2016北京文综T37)“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

6、其雄厚基础”。(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7、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文、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8、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解答关键:将中外教育思想与其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解析】第(1)题,关键是提取材料“设立各级学校”“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还要有完美的品格”等信息,并对董仲舒与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第(2)题提取材料中各时期关于教育的各种信息,从教育的目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概括,并根据时间提示从民国时

9、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几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第(3)题第问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的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科学等方面分析背景;第问的小论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材料中的观点非常明确,关键是史实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于理,即可适当得分。答案:(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

10、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3)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观点及论述:(略)5.(2016北京文综T41)(节选)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泛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11、潮流。解答关键:根据所学分析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这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第二问抓住“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广为传播”的因素。答案:(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6.(2016浙江文综T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

12、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3、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1)根据材料一,

1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希腊与罗马平等思想、孙中山民权思想、启蒙思想与启蒙运动。解答关键: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回答。【解析】第(1)题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结合所学

15、知识加以回答;第二问提取材料信息“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加以回答;第三问从对罗马法影响角度加以回答。第(2)题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加以回答;第二问注意从“政治理论层面”加以回答。第(3)题首先归纳材料中的观点,然后再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阐述。答案:(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3)侧重: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侧重: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