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352117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备课之古诗教学课缘 起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名作佳篇,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更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修订后的大纲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背诵 80 首古诗词。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我们学校正大力提倡营造“书香校园” ,鼓励孩子“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因此我们把特色备课的触角伸向了古诗教学。内容确定由于团队成员大多数任教中高段,所以确定了以下三块内容:1、 章娟娟老师执教乞巧 。2、 戚丽英老师执教古诗综合活动课。3、 钟先华老师执教送别组诗 。备课活动之一:古诗综合活动课戚丽英老师任教

2、四年级语文,这一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积累量,加之学校自编校本教材享受书香的使用,他们腹中的诗句容量已不容小觑,因此决定尝试开展古诗综合活动课。(一)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整合课内外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积极的探究实践中,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品味古诗的特质,积累运用古诗。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语文,学会合作,走进大语文天地。(二)活动过程1、团队老师将一到四年级小语教材及享受书香中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2、初写教案,确定 猜、填、找、用等活动方式。3、第一次试教,团队评课后,议定从“趣”字上做文章,尽量增加活动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4、修改教案,再次试教,面向

3、全校推出课堂。5、团队集中,再次品评。备课后的思考:此次活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孩子十分需要真实、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古诗活动课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归类复习活动,这样的形式,口子小,主题较集中,同时也讲究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性。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把古诗练习与现代文运用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明确了古诗运用的方向,又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同时也是学生积极积累的过程,使古诗的运用更具有生命力。(三)活动教案(见附 1)备课活动之二:乞巧(一) 背景分析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

4、万能钥匙,习惯于古诗教学模式化的教师们在备课时自觉轻松,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教师们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置古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以一灌之,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二)备课经过1、团队成员分头阅读、分析古诗。主要思考:乞巧这首诗和以往的古诗有哪些不同,需要要突破些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困惑或问题。2、经过讨论我们发现,乞巧一诗虽然内容简单易懂,但是内含“牛郎织女”及“乞巧节”两块知识点,如果用以往的一般古诗阅读方法教学肯定枯燥,既不能引发学生

5、的兴趣,也难以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最后大家商定:结合整合资源备课的特点,课前让学生搜集足够的相关资料,合理利用提供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设计尽可能地就具体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发联想,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3、试教评议,商定改进要点。4、公开推课。(三)备课中的思考在备课过程中,该以文本为主,还是该以拓展为主;该以简洁的幻灯片形式出现,还是作成工程浩大的课件,开始我们举棋不定。最终,我们发现:“ 整合” 不能失去学科特点。其次,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积累量。(四)教案设计(

6、见附件 2)备课活动之三:送别组诗(一)设计意图:钟先华老师所带班级为六年级毕业班,没过多久,这批孩子即将告别母校,告别童年,升入初中学习。同时学生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古诗积累,所以我们跳出教材,刻意安排了此次送别组诗的教学。旨在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让学生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二)活动过程1、搜集并确定组诗内容:以赠汪伦为主要学习诗篇,拓展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2、初定教学过程:(1)欣赏音乐送别组歌,导入:送别组诗;(2)学习第一首赠汪伦 ;(3)拓展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4)即

7、兴创作,表达真情。(5)推荐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芙蓉楼送辛渐 。3、试教评议,商定改进要点。4、家长开放日推课。(三)教学设计(见附件 3)我们的收获此次古诗教学主题活动虽已拉下了帷幕,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绝非只是三个简单的教学案例。它让我们明白:(一)古诗教学中,一个老师走得多远,学生才能走得有多远。做教师得花足工夫了解许多的背景,才能选择东西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所用。(二)就古诗的特点来讲,一定要注重古诗的敲扣,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哪怕是口语交际,也应在热闹之中回去再比较。寻找诗中画龙的点睛之笔。(三)教古诗要有灵魂。一首古诗,背

8、完了,学完了,和别的古诗有什么不同需要琢磨,要向学生渗透建构、梳理的意识。我们发现古诗教学中以下三步缺一不可:第一步:与文字相遇,读好全诗;第二步,进入文学的层面,注重诗歌的涵咏、推敲。第三步,点化,要尽量让孩子的思考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 附件 1巧设情景,运用古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及审美鉴赏能力。2、 在情景中运用古诗,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的诗是一曲优雅美妙的乐章,抑扬顿挫,朗

9、朗上口,低吟慢唱,令人荡气回肠;有的诗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卷,意味深长,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小学四年了,我们一定积累了好多古诗,今天,我们要把积累的静的诗歌活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来用?运用古诗,畅谈感受二、运用古诗,畅谈感受(一)读诗句,猜谜语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猜一植物(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猜一植物( )3、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猜一动物( )师:你不仅能很快猜出谜语,而且知道诗的题目、作者,真行!(二)下面的每组成语里,各藏着一个古代诗人,看看哪个同学能迅速

10、地找出来,并背诵他写的一首诗。1、瓜田李下 白璧微瑕 2、扬长而去 万紫千红 里应外合3、王孙公子 步履维艰 4、真相大白 居高临下 易如反掌 (三)听诗句,说季节春天的多彩,夏天的生机,秋天的成熟,冬天的雪魂,都是诗人笔下的韵味,听听老师读的诗句中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按要求填写古诗1、填写叠词(1)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梅子黄时_晴,小溪泛尽却山行。(3)留连戏蝶_舞,自在娇莺_啼。(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半江红。不仅填得好,而且读得也好

11、。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才能读得如此声情并茂。2、上表示方位的词(1)人_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王师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风放纸鸢。(4)遗民泪尽胡尘里,_望王师又一年。你不仅学会了这些方位词的填写,更学会了用心灵去诵读,去倾听。3、填上表示颜色的词。(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于二月花。(2)日照香炉生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儿童急走追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听到了诗人心灵的脉动,看到了诗人情感的流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4、面有这些动、植物的名称,你能说出这些诗句吗?可以小组讨论蛙、鸟、猿、黄鹂、黄牛、杏、柳、枫、桃、梅、松真

12、不错,看来,我们的积累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了不起!四、读诗句,谈感受古诗促我们进步,古诗伴随我们成长。我们积累古诗,一方面可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一方面还可运用到我们平时的作文中。请看课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给了我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学生读这段话,谈谈感受?师小结:这两段话,正如大家

13、所说,一旦用上了古诗,或是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或是增添的文采,品味就大不一样了。以后我们作文时也可以试试。五、结合语境,运用古诗(一) 、选择填空第一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 70 大寿,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息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你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笑了。第二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长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的语文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说“”这个诗句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

14、眨起了眼睛,望着日月星辰,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爸爸,请放心,我会珍惜时间的。、再过二年,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就要各分东西上初中了,小学的同学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大家都默默祝愿能初中再见。第三组、来到五泄,昂首仰望,只见瀑布倾泄而下,气势壮观,真是“ ”。、当我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要爱惜粮食。(二) 、出示画面,背诵诗句(三) 、编创语言环境,运用古诗教师示范:老师呢把比较有名的诗人的诗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给串连起来了。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先生用超凡脱俗的心制成的标本,他的生命是快乐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

15、飞,他的生命是壮丽的。课件出示:同学们,知道思念是什么?思念是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是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是苏轼的“相顾无言,唯有泪行” ,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思念就在你的举头与低头间,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出示诗句子: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编创一种语言环境,可以用到老师出示的诗句,也可以自己想出的别的诗句。用到一句也可以,用到多句就更好。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增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评价语: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心情带声,声情并茂。交流评价:1、 学生事先准备各种形状的卡纸图形。2、 把自己写的在具体语境中的诗句贴到卡纸上。再到教室后面的专版上展出。师总结:是啊,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唐诗。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冬雪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又有多少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