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348833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思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滚长江”的恢宏大气和“滔滔沅水”的清丽坚韧实现时空 对接,让“浪花淘尽英雄”的沧桑历史和“三千载浪里争 雄”的拼搏精神得到有机融合,观众脑海必定波涛卷涌, 胸中也会顿生豪情!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的教育思想 汪 瀛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湖南株洲4I2000) 孟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冢和教育家,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人们在研究其教育思想时,往往 重视其教育方法。即使有些研究已经触及到孟子的“人皆 可以为尧舜” 教育思想,也很少深入研究,更有甚者,对 此持批评态度。深入研究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 育思想,对改变一些人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 “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侧隐”、“羞恶”、“恭敬”、 “是非”之心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这里显 然存在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糟粕。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 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先天素质说”或“遗传因素说” 的意义。而且,孟子有关“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思想的 立论,并不仅仅局限于“性本善”。孟子在强调先天因素的 同时,也十分重视后天客观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在 成尧舜过程中的作用。在孟子看来,虽然人们都具有成为 尧舜的先天因素,但人们最终能否成为尧舜,其决定因素

3、在于后天仁义礼智的“存”、“养”、“扩充”。“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 消”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这就是说,人要成为尧舜般的人才,不仅要有良 好的先天因素,而且要有良好的后天客观环境,包括正确 的教育引导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否则,就不能真正成为社 会发展所需要的尧舜般的人才。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后天 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在人成为尧舜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能生活在良好的客观环境里, 通过教育引导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就可以成为尧舜式的 “圣人”。所以“圣人,与我同类者” 。 “人皆可以为尧 舜”,可以说是盂子教育思想的

4、集中表述。2000多年前的 孟子就有这样的教育思想,而我们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将 “差生”视为先天愚笨,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吗?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必然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客 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孟子认为, “居移气,养移体”。 也就是说,一定的居处与供养改变人的气质和体质,从而 也影响着人的成长。孟子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富岁子弟 多赖,凶岁子弟多暴”。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并“非天之 降才尔殊也”,而是特殊的环境和条件所致。例如,当时 有个戴不胜的人认为薛居州是个贤人,定能协助国君治理 好宋国。孟子不以为然。他说,如果朝廷上下都像薛居州 一样贤能,宋王无疑会受到影响而自然为善。相反,若只

5、 有薛居州一人贤能,“独如宋王何?” 什么样的环境能造就尧舜般的人才呢?孟子认为逆境 是造就和锻炼人、考验人的绝好机会。他说:“人有德慧术 知者,恒存乎疚疾。” 相传,舜是起于田野的村夫,傅说 原为筑墙奴工,胶鬲也是从事渔盐生产的贱民,管仲被举 于狱官之手,孙叔敖起用于大海之滨,百里溪擢拔于奴隶 买卖市场。孟子以这些历史名人出身为依据,提出了著名 的论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逆境之所以能造就人的原因, 是在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这就是说,一个人常犯错误,不断改正

6、;内心困 扰,思虑阻滞,常能促使人们奋发有为,以改变自身的现 状。由此,孟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0 当然,事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孟子提倡逆境成才论, 并不排斥顺境成才。但在孟子看来,逆境似乎更容易造就 人才罢了。 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又对人成为尧舜般的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尧舜般的人 才呢? 从教育途径来看,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集中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孟子十分重 视学校教育。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谨庠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什么是“庠序学校”?孟子 训释说:“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殷

7、日 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0显然, 孟子是主张发扬三代传统,创办乡学、国学教育机构,对 学生进行“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教育,使受教育 者能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尧舜般的人才。 孟子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很重视家庭教育对人 收稿日期:2o08一O6 O6 作者简介:汪瀛(1959一),男,湖南祁阳人,特级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175 成长的影响。所以,孟子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 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 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0这就是说,具有先天成为尧 舜因素的人,能否真正成为尧舜般的人才,与家庭涵育熏 陶有极大的关系。家庭教

8、育既可以造就人才,也可以毁灭 人才。依据自己的子弟的德才情况的差异,分别教之以 “中”和“才”,使其成为德才兼优的人,这是贤能父兄理 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如果放弃家庭教育,任子弟所为,那 样的父兄是缺德无能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家庭是子 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一言 一行,对其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身不行道,不行于妻 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将家庭教育作为 培养人成为尧舜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在当时对扩大教育 途径和教育范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 认真思考和落实的。 学校和家庭教育成效的高低,与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密 切相关。孟子为了通过教育培养人们

9、成为尧舜般的人才, 在强调发展学校教育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还注意探索 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 教学思想。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0。善教者应该针对 被教育者的兴趣、爱好、专长等方面的差异,施以相应的 教学方法。孟子主张:“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如时雨化之 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 者,君子之所以教也。”0这就是说,君子教人一般有五种 形式和方法。对德才兼优苦思不得其果者,只稍加点化, 使之惑通;对于德行修养较好的,侧重于熏陶,使其德行 更加完备;对于才智突出者,侧重于专长的指导,使之成 为学业博大精深的栋梁之才;对于一般学生,则以

10、问答方 式解惑释疑;对于那些因条件所限而不能及门受业者,便 以“私淑弟子”形式,使之闻道而自善其身,发挥他们的 专长。孟子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培养人才有重要价值 和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受教育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另一方面又能扬长避短,发挥受教育者各自的优势,造就 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 在具体教学中,孟子重视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 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为此孟子提出了“引而不发”、“言 近指远”的教学原则。他还强调不能因学生先天资质的好 坏差异而变更。孟子指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 而立,能者从之。” 这就是说,在教学中,授予弟子学习 法则,有如引弓不发,促使学生主动地、踊跃地去学

11、习, 去探索;讲授内容要难易适中,既能促进学生自求,又能 使之自得。孟子认为讲授问题,应注意“言近指远”、“守 约施博”。“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 也。孟子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 考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 四 学校和家庭教育固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孟 子看来,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尧舜般的人才,在相当程度 176 上取决于他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的探求。所以孟子 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 自得之也。”0这就是说,要想在学业上进

12、一步深造,应需 自己努力探求,如是,就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 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运用时便能得心应手。 孟子在阐述自我主观努力、自我修养探求对成为尧舜 般的人才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就自我探求的方向、方法 和能力的培养作了三个方面的论述: 首先,孟子主张自我修养探求,必须“尚志”,也就是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学习目的。孟子认为,“尚志”就是 “仁义而已矣”。因为,“居仁由人,大人之事备矣”0。又 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 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0告诫人 们学习要明辨是非,弃恶扬善。这是成为尧舜般的人才的 基本条件。 其次,孟子主张求学应专

13、心致志,孜孜以求,坚持不 懈,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朝三暮四, 一暴十寒。孟子以下棋为例,假使让二人向奕秋学棋,一 个专心致志,孜孜以求;一个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其结 果显然是后者不如前者。其原因不在于先天的差异,而在 于“不专心致,则不得也”。在这一基础上,孟子进一步 指出,自我修养探求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必 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发扬流 水“不舍昼夜”0的精神,切忌“一日暴之,十日寒之”0。 否则,求学如掘井,若深至“九仞而不及泉”0,便中途辍 止,那势必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再次,孟子强调在自我修养探求中,必须独立思考求 索,循序渐进,由博返

14、约,反对固守旧说,盲目迷信和急 于求成。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也”。告诫人们学业的精进关键在于自己思考求索,“求 则得之,舍则弃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0。在 “求”中,对前人的成就要敢于质疑,力戒迷信盲从。因 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学业博大精深,有一 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正如“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 说约也”。告诫学生不要急于求成,盲目冒进。否则, “其进锐者,其退速” 。 注释: 四书集注孟子告子上,岳麓书社1985年3月第 1版(下同)。 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上。 四书集注孟子孙公丑上。 四书集注孟子滕文公上。 四书集注孟子告子下。 四书集注孟子梁惠王上。 四书集注孟子离娄下。 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下。 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