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342857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物体的平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暑期辅导资料 第 1 页GAfBCFGfD专题一:力和物体的平衡考点 1:力的认识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基本性质:物质性 力的相互性 力的矢量性 力的独立性 注意:矢量相等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力的分类: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含有: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思考:如何辨别某力是效果命名还是性质命名呢?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吗?试举例说明?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吗?试举例说明?注意:在受力分析是均是按性质去分析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卵击石”鸡

2、蛋破裂,而石头无损的事实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E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F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G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H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作用J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浮力作用K如果作用力变化则反作用力也将变化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如图中,正确的是(G 为重力,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为空气阻力):3.07 海南卷 16 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

3、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4一根绳子受 150N 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若两人沿相反方向用大小相同的力拉绳,要把绳子拉断,每人用的力至少为A75N B300N C150N D小于150N考点 2:重力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大小:(1)由 G=m

4、g 计算,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 取 9.8m/s2。(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思考:试解释原理?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思考:有人说重心是物体最重的一点,对吗?重心一定在物体几何中心,对吗?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对吗?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 2.另外,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

5、向并不指向地心。 图 A-1-1-1高中物理暑期辅导资料 第 2 页地球注意: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 mg。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为天体解题提供重要思路。A 组1、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于受重力作用,使得物体和地面发生弹性形变,物体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压力就是重力C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D将物体拿到月球上,重力会改变E有人说:“压力始终等于重力”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

6、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D重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跟物体的速度无关E有人说:“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接触面向下”3设想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同一物体分别位于赤道、北极和北纬 60上某一位置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和重力依次是 F1、F 2、F 3和 G1、G-2、G 3,试比较 F1、F 2、F 3和 G1、G 2、G 3的相对大小。4一个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正确的判断是()AGG BGf2Cf 1 向上,f 2 向上,且

7、f1=f2Df 1 向上,f 2 向下,且 f1=f26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 A-1-2-13 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 A 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 C 后滑动停止,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 B 端.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在 AC 段为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在 AC 段为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在 CB 段不受静摩擦力 在 CB 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A B C D7如图 A-1-2-16 所示,物体 A、B 的质量mA=6kg,m B=4 kg,A 与 B、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0.3 ,在外力 F 作用下

8、,A 和 B 一起匀速运动,求 A 对 B和地面对 B 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8如图在 u=0.1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20kg 在运动时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g=10m/s 2)( )A、10N,向右 B、10N,向左C、20N,向右 D、20N,向左9如右图所示,物体A、B、C 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 F1=5N,F 2=8N分别作用于 B、C 上,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 A 与 B、B 与 C、C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5N,0N,8N B、0N,5N ,8NC、0N,5N,3N D、0N,0N

9、,3N10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 F 作用在 A 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 A、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B 间无摩擦力BA 对 B 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向右CB 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F,方向向右DB 物体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11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 B 在木板 A 的上面以速度 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v1 = v2,A、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 v1 v2,A 受到 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 v1 v2,B 受到 A 所施加向左

10、的滑动摩擦力B 组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重物 A,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运动,并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下列关于传送带对重物 A 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向一定向左 B方向可能向右C方向可能向左 D大小可能为零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 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 F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 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和 B、C 间的动

11、摩擦因数 2 有可能是【 】A 10, 20 B 1 0, 20C 10, 20 D 1 0, 204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A M F 图 A-1-2-13图 A-1-2-16F VF2F1ABC高中物理暑期辅导资料 第 6 页FF370向旋转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507 江苏卷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mg。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 的木块,使

12、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A、 B、 5g34g3C、 D、2考点 5:物体平衡1理解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定义:思考:有人说:“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对吗?(2)平衡条件:F=0 或为F x=0,F y=0。2几个重要推论:3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共同点: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不同点: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作用对象 只能是同一物 体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 可以是不同性 质的力 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作用效果 二者的作用相 互抵消 各自产生自己的效果,互不影响

13、注意 一个力可以没有平衡力,但一个力必有其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对于一对平衡力,其中一个力存在与否并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的存在。4求解平衡问题时用到的方法(1) 思维方法类:隔离法、整体法、假设法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开来研究的方法。整体法:将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2) 物理方法类(此三种方法参照前文所述):三角形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3) 数学方法类:相似三角形法、拉密定理5平衡问题解题思路确定研究对象

14、受力分析 建坐标正交分解 由平衡条件列方程 求解(讨论)典型题型:动态平衡(图解法 解析法)例 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球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试分析挡板 AO 与斜面间的倾角 多大时,AO 所受力最小?例 2:用绳索把小船拉向岸边,如图所示,设船在水中运动时水的阻力大小不变,那么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A绳子的拉力 T 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 T 不变C船的浮力 F 减小 D船的浮力 F 增大拓展和思考:若绳子在拉力 T 作用下匀速移动,那么小船所受合外力还平衡吗? 练习:A 组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

15、c 带正电,b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 b 的小。已知 c 受到a 和 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 1 BF 2 CF 3 DF 4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用平行于Aabc1234高中物理暑期辅导资料 第 7 页OABCmCABCF1234斜面向上的 5N 的拉力拉着重为 3N 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方向是(sin37=0.6,cos37=0.8) ( )A水平向左 B垂直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 D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 m,轻细绳 AO 和 BO的 A、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则 AO 的拉力 F1和 BO 的拉力 F2的大小是( )AF 1=mgcos BF 1=mgcot CF 2=mgsin DF 2=mg/sin4光滑半球面上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