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316978 上传时间:2020-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10月优辅班考试语文试题一、b 现代文阅读/b1. (2016高二上冷水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据传作者也为同一人,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再次,“经”本身就是封

2、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思想统一的主要工具,基本上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经”与封建社会相始终。这三个特点,也是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论语和孝经都有过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经历,就是取决于它们是否迎合帝王的行为和心理,是否迎合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合则为“经”,不合则去之。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解春秋。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国语中也约略可见。傅庚生先生指出其尚有墨

3、、农、法、阴阳、黄老等思想的萌芽分布于鲁、齐、晋、郑、越等诸语当中。这样驳杂的思想体系,也使得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的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也不可能为儒者拥护及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纪事简洁,措词亦多体要,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实不能令国语一体,而

4、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藉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也颇受那些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其“春秋外传”的声誉。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欲建立一个别于十三经注疏的体系。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将礼记中的王制大学中庸独立出来,合成“十八经”,终未成。(1)“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

5、一项是( )A . 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B . 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思想不一致。C . 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深受达官儒士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的声誉。D . 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者认可,确定为 “经”。B . 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C . 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

6、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D .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国语落到了杂史类的地位,而段玉裁,廖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B . 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C . “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思想统一的主要工具,基本上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D . 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作者也为同一人。2. (2016高二上冷水江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7、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 桂杰 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还有一个个那些以前不曾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似乎都在电视媒体的放大和热闹的网络中一下子跳出来。 最近出现的大众历史热引发的关注和出版热潮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可以说讲史自有其传统,而独盛于今,其中自有原因。其实,早在易中天之前,讲史、读史的热潮就已经形成了。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央视百家讲坛又趁热推出了孟宪实主讲的贞观之治。孟宪实讲唐史一书的热销又使得“唐朝”一度成为热门关键词,韩国朝鲜日报评价说,中国人陷入“帝国回忆”时代。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所研究员雷颐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着力从

8、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并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历史学不断升温,史学热还要热多久?面对大众史学热,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记者:清史、明史之后,今年一度出现了“唐史年”、“唐史热”的说法,有很多人预测这股大众史学的热潮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退,您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正常? 雷颐:实际上,在其他国家史学都是比较热门的东西,很多历史学家写的著作都十分通俗好读,并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但是在我国,历史学却长期是冷门,80年代历史学内部甚至反复讨论史学危机的

9、话题,当时没有人关注历史学,研究者自身都不知道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当时的光明日报还曾发表过一些文章。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这样不正常的位置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而史学危机的出现和长期以来史学被公式化教条化有关,我们甚至在谈到某个历史问题时要求引哪些经典语录都是有规定的,这些导致历史学文章干巴巴的。 孟宪实:和英语热比起来,你能说唐史很热吗?其实我觉得史学热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得远不如日本等国家。怎么可能说它很热呢?比如,日本的“易中天”陈舜臣在几十年前就写过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并引起了广泛轰动。当然,唐史的热与不热,也许

10、读者说的话才是最有分量的。 几年来,我一边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也参与了历史剧的编写,又有机会到百家讲坛讲史。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活动,但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社会需要历史,社会需要历史学。历史学没有被淘汰,就是因为它的存在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 记者:很多观众有这样的感觉,在百家讲坛听到的有关历史的内容,不像是正儿八经的课程,到像是在听人讲故事,言语生动。甚至每一集之间还留有一些悬念,而正是这样的讲述方式把很多人吸引过去,对此,您怎么看? 解玺璋:历史叙事大众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将论述变成了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文学手法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成为讲史很重要的手段。我们有十分悠久

11、的讲史传统,上溯唐代,敦煌变文是至今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讲史文本。变文者,变相之文也,就是把史籍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到了讲史的文学性。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巧。易中天和于丹都是颇擅此道之人,所以,他们能把历史和典籍讲得跟评书差不多。 梅毅:也有一种倾向,在电视媒体上,有些人只是为了讲得有趣,已经把学术的严谨抛在脑后,并越来越以媚俗为乐。比如有人说卓文君给人当“二奶”,过去可以纳妾,怎会有“二奶”之说?还有,汉武帝的一个臣子在衣服外面罩了一层轻纱做的袍子,他说别人穿的是“透视装”,这都哪儿跟哪儿?而这样

12、说的动机就是为了故意讨好普通观众,在一味追求好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歪曲有时候到了流俗的地步。 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 记者:您觉得大众史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孟宪实:历史是既往的经历,它不仅仅属于研究者,概括地说它属于全社会共有,是社会和民族的共同财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会越强。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我们共同的历史,让全社会都拥有一个强烈的历史感、正确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专业人员的理想,同时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从业者的努力。培养社会的历史

13、观,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责任。(1)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文中加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含义是什么?(3)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4)面对大众史学热这一现象,专家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二、b 文言文阅读/b3. (2016高二上冷水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灵公不君左传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

14、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

15、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患之,使锄(ch)麑(n)贼之 贼:刺杀B . 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C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D . 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2)下列四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B . 明搏而杀之。 坐而假寐。C . 使妇载以过朝。 遂扶遂扶以下。D . 其右提弥明知之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