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3260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原子》参考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教学难点: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汤

2、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的建立,都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教学方法:观察、分析、猜想、学法指导:观察和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应用猜想和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设计思路:介绍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过程中迈出飞跃性的一步的过程,即人们从开始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自从电子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从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包括著名的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由于 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进一步提出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及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展示原子核式模型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在科学

3、史实展示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教学准备:阴极射线管、 粒子散射实验、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等课件。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引入提问:你知道的最小的东西是什么?请同学们比赛一下,看谁说的最小?:上一节我们学了分子,分子已经很小了,它的直径大约是 10们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能不能将这种微粒再分割呢?化学研究发现,还有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称原子。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的物质分子,其原子构成也不同。如: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也有单原子分子,如大多数的金属:铁、铜。分子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但原子不能保持物质性质不

4、变,原子的不同组合出现不同的性质。例如:一块冰糖是什么味道?分道糖分子时还是甜的,但分到原子时就不再甜了原子能不能再分呢?本节课我们就沿着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一起来探索微观世界“ 解剖”原子。新课教学:、电子的发现(5 分钟)1、阴极射线实验直到 19 世纪末,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了阴极射线。我们和科学家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实验1987 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确定了阴级射线的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被命名为“ 电子” 。 自从一个伟大的发现 电子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信息浏览,了解电子的一些知识学生回答:、电子的质量多大?、电子

5、的半径是多少?、一个电子带的电量是多少?、原子的结构模型的建立(25 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电子发现后,科学家就思考:电子带负电,而生活中物体通常是不带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电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讨论:电子的发现对人类认识原子结构有何重要意义?电子的发现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于是,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强调: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它是否正确,需经过实验的验证。请同学们和科学家一起猜想一下原子的结构,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

6、来,并请一位同学来展示自己的猜想。2、汤姆生摸型和卢瑟福核式模型下面我们观察当时科学家提出的非常著名的两个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摸型和卢瑟福核式模型。比较一下,你自己的猜想和那种模型相似,这两种模型那一种正确呢?如何判断?实验的验证3、 粒子散射实验1911 年,卢瑟福巧妙地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出的 射线(带正电的粒子流)去轰击金箔预备知识: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放射现象猜想:原子结构与汤姆生摸型相似,会发生什么现象? 原子结构与卢瑟福核式模型相似,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大部分粒子几乎不受任何阻挡地穿过金箔,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结论: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正确的根据卢瑟福核式模型,

7、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各种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原子核内有什么?4、质子和中子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质子: 科学家发现,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如果把电子的电荷量作为一个单位的负电荷量,则氢原子核的电荷量便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量。这种具有单位正电荷量的氢原子核叫质子。中子:科学家还从实验中发现,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它的质量跟质子差不多,这种粒子叫中子5、原子的结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给原子作出合理的构想我们看一下科学家的构想:阅读课本“原子的结构”观察氢、氦、锂原子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核内各有几个质子和中子既然原子核也是可以分的,那么,质子和种子能不能再分呢?科学家正在进一步探索这些粒子的内部结构,并且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认为质子、中子也有内部结构,它们是由“夸克” 组成的。 “夸克” 能不能再分呢?需要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去发现。、微观世界的尺度(3 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了解微观世界的尺度。讨论:(3 分钟)2000 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你学过物质的微观结构后,对上述这句话有什么新认识?小结:(3 分钟)观看课件:物质的组成。作业布置:(1 分钟)课本 103 页自评与作业第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