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3242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 章末测试(2)(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章末测试(二)第二章(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2013西安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l 分散系分为溶液、)2013昆明模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化性弱,所以 的化合价为+4,而稀硝酸与铜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反应的还原产物 N 的化合价为+2,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4.(2013嘉兴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u 2+、+、 、I .使 纸变蓝的溶液中:、+、 、2溶液中:

2、、 、23H4=0.1 a +、 、345.(2013山东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42O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 +g+4H+ =2H 2 液等体积混合:27=H)3+ +2.(2013遵义模拟)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 化成 ,若应中 变为 ,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则 n 值为()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7.(能力挑战题)(2013长沙模拟)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离子反23C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H +的溶液中加入锌粉,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

3、顺序为 +、H +、+a(、溶液中,缓慢通入 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a(2、K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r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8 分)8.(14 分)(2013东莞模拟)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为 剂。(3)氯化铵常用于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

4、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42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反应中若产生 0.2 气体,则有电子转移。9.(14 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 、+、+、+、I -、 、 、 、 ,取该溶4N 33C24S2进行以下实验:(1)取 纸检验,溶液呈酸性,可以排除的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 振荡后 以排除的存在。(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 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反应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排除的存在。(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 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的存在,又可以排除 的存在。(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确定,

5、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10.(15 分)A、B、C、D、E 均是由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五种物质的离子有(离子不能重复组合):阳离子 +阴离子 l - 234S3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A 溶液与 D 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当 B 溶液加入到 D 溶液中时,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 B 溶液,沉淀全部消失。将 E 溶液加热,有沉淀生成。据此推断:A ;B ;C ;D ;E 。11.(15 分)(能力挑战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6、。已知:氧化性: 原性: 23= +52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I、+、+),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 3 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 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 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 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添加有 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 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 稳定性,可加稳

7、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解析 】 选 B。A 项 ,于两性氧化物,错误;B 项,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正确;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错误;D 项,烧碱(于碱, 纯碱(于盐。2.【 解析 】 选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溶液中的离子向两极方向移动,胶体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3.【 解析 】 选 B。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还原性 ,A 错;原子越易得到电子, 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即还原性越弱,B 正确 ;强氧化剂不一定和强还原剂发生反应,如浓硫

8、酸有强氧化性,不能和强还原性的 应,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能力,越易得电子则氧化性越强,铜与浓硝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酸反应更容易、更剧烈,即浓硝酸更易得电子, 氧化性更强,D 错。4.【 解析 】 选 C。A 项,+和 项,使 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但是 、 因生成沉淀234S不能大量共存;D 项, 因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大量共存。3.【 解析 】 选 D。A 项,能拆写成离子,正确的应为2=442;B 项,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应生成 ,3确的应为 = ;C 项,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3的应为 3H+ 3N=32 项,因为 H)3 能和 液反应而溶解,应注意反应物量的关系,正

9、确。【误区警示】解答该题易错选 C,原因是忽视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只注意原子守恒。6.【 解析 】 选 B。设 中 R 的化合价为 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 5+2M2+ +74氧化剂 2 化合价降低(28 +6R2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得 5(2=52x=+7,根据化合价规则知 中 n=2。.【 解析 】 选 B。A 项 ,误;B 项,氧化性H+顺序正确;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C 项,反应开始有 淀生成,先后顺序为 H)2、 2,错误;D 项,还原性 应顺序为 e 2+、,错误。8.【 解析 】 (1)煤的形成、太阳能电池工作、陶器烧制过程中都有氧化

10、还原反应发生,简单机械织布为物理变化。(2)由图可知,反应类型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置换反应, 有水参加的置换反应有许多,如2=22等, 上述两个反应中22高 温 、水均为氧化剂。(3)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反应中若产生 0.2 2,有 1.2 电子转移。答案:(1)C(2) 氧化(答案合理即可)22高 温(3)氮 解析 】 (1)溶液呈酸性 , 、 均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2)根23实验现象说明含有 酸性条件下不能与共存,即原溶液中不存在 。(3)根据现象可以确定原溶液中不33N含 因为若存在这两种离子时加入 液过程中有沉淀产生。(4)根据实验现象说明一定存在 而 与 能24量共存,故一定不含 。(5)综合上述结论可知 H+、I -、+一定24在,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1) 、 (2) (3)+、+234) 4S(5)H+、I -、+ 4H10.【 解题指南 】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 2 点:(1)抓住“可溶性化合物”的关键信息,说明五种物质均溶于水;(2)铝盐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特征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解析】A、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