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3241550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起源于中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向其他文化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传向域外其他国家。汉宇的传播分三种情况:一是汉字记录的汉语文献跨文化流传,或者在跨文化环境中用汉字生成汉语文献;二是借用汉字记录别的

2、语种,从而形成准汉字外语文献;三是受汉字影响而新创本民族文字,从而形成类汉宇外语文献。从汉语汉字,到外语准汉字,再到外语类汉字,也可以看作汉字传播的三个阶段。以东亚和东南亚而言,通常认为汉字在两汉之际已经传入朝鲜,长期作为朝鲜官方规范文字,公元4世纪前后朝鲜人民创造出“乡札”“吏读”“口诀文字”三种书写形式,主要以汉字转写来记录朝鲜语,到公元15世纪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出自己的字母文字“谚文”。1784年在日本九州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又曾出土新莽时期的货币,说明两汉时期汉 字也已传入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万叶集完全用汉字记录,还有日本借用汉字时的“音读”和“训读”,利用汉字形体创造的“片假名”

3、和“平假名”,都体现了汉字传播的渊源。在越南的历史上,越语和汉语长期并行,而汉字是唯一的官方文字,越南古代的历史文化资料都以汉字书写。直至1I世纪,越南人才借鉴汉学的造字方法并利用汉字的形体元素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在中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汉语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如白族的白文、纳西族的东巴文、党项族的西夏文、契丹族的契丹文、壮族的壮文、侗族的侗文、水族的水书等,其文字形体和造字用字方法都或多或少受到汉字影响。如记录壮语的古方块壮字就是唐宋时期壮族人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创造的,宋代学者庄绰鸡肋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及

4、广西有种土俗字,其实就是古壮字。可以说,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东亚东南亚汉字文化圈、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汉字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各国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汉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越来越大。汉字从远古发展至今,其历史生命力、文化创造力、超常表现力、民族凝聚和路文化影响力举世瞩目,足以今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并充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汉字担负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开启现代文化和走向国际化大门的钥匙。正如中国文

5、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所言“汉字数千年来持续发展并沿用至令,成为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使用历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蕴含着一系列理论课题和巨大的理论价值。”汉字及其蕴含和附带的各种文化元素在新时代依然生机勃发,魅力无限!(摘编自李运富中国汉字魅力无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和域外国家。B.由直接使用汉字到受汉字影响新创本民族文字,其他文化受汉字的影响不断变化。C.汉字汉代时就传入朝鲜和日本,11世纪才传入越南,说明汉字并非同时传入域外。D.国内少数民族都是在使用汉

6、字的过程中受到汉字的影响,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列举汉字在朝鲜、日本和越南传播的例子,阐述了汉字在域外传播的状况。B.文章从域外和境内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汉字的传播状况,有理有据,层次清晰。C.文章以宋代两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D.文章既有对汉字传播及其影响的阐述,又有对它在新时代依然魅力无限的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字或多或少受到汉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与我国的关联。 B.汉字在历史上曾作为越南唯一的官方文字,其历史文化资料都

7、以汉字书写,可见汉字对越南的影响之深。C.国人之所以充满文化自信,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D.中国汉字的魅力,可以从它的结构特征、文化内涵、使用历史以及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来认识和研究。(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不断加强。各行各业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合作中不断寻找竞争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挖掘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带一路”为关键词的博文达到1526771条,其感 中网友最关注的是什么呢?关键词提及量/条占比中国

8、45662829.91%区域688194.51%板块678674.45%股票400752.62%基建317802.08%产业182861.2%机遇178881.17%国企156211.02%贸易118210.77%东盟100370.66%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区域、板块、股票、基建等也成为投资者们搜索热词。(摘编自一带一路把握概念投资热点,最受网友关注的关键词T0P10,新浪财经2017年5月12日)材料二: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

9、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目前已经有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会代表将达1200多人。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背后还是对借助论坛推动经济更加平衡、协调、联动发展的深情期待。“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三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有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个国家。截至今年1月,3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也吸引着国外媒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世界

10、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频飞的2016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稳定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今年一季度,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GDP增速最终定格在6.9%,创近6个季度新高。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经济拉动世界发展,当然会为全球媒体关注。(摘编自李盈缘何国外媒体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南方网2017 年5月3日)材料三:“一带一路”关于领导机制、整体规划、协调保障、资金筹措等顶层设计内容,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整体设计和宏伟蓝图提供了新方案。自上而下,新系统显著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中国不断与各国政

11、府签订多种务实性伙伴关系,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各异的务实合作。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伙伴的满意度、配合度和宣传点将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新系统的重要支点。事实上,每一次合作的达成,都实质性推动国家形象建构的落地实施。自下而上,新系统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一带一路”一系列民心工程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新贡献,各国人民获得感的跨国传递丰富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收益高、可持续性强和互惠互利的项目,能够促发沿线民众主动自发的口

12、口相传,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摘编自秦龙等“一带一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求是网2019年7月10日)4.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说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B.“一带一路”搭建国际性经济合作的平台,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C.“一带一路”建设中,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D.“一带一路”宏观的顶层设计与微观的项目实施相结合,造福各国民生的同时也实践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系

13、统。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后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域、板块、股票、基建等成为投资者的搜索热河,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大量的投资空间。B.材料二阐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外媒关注的原因,材料三论述“一带一路” 对中国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C.中国以及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的国家共同投人巨额资金,所实施的一系列项目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D.“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内容,既能够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也能够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什么能吸引外媒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

14、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红薯飘香 金意峰那是一个荒年。百亩良田颗粒无收,蛇鼠虫豸四散逃逸,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连平时最关心的游行批斗活动也偃旗息鼓了。县里别村的农民兄弟雪中送炭,运来了满满几卡车红薯。我和大哥把一筐红薯抬回家时,三弟的眼睛都放出光来了。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那年大哥十四岁,我十岁,三弟八岁。我们边吃边比赛放屁。看谁放的屁响。浓酽的“红薯屁”在屋子里飘荡时,我们忍不住接二连三地打出几个幸福的饱嗝。但是有一天爹把我们叫到柴房,手一指。我们傻眼了。筐里的五十斤红薯少了四分之一。可以预见的是,照这

15、样的速度,接下去少的将不是四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爹阴沉着脸咳嗽一声,说:“几个根,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咱得悠着点。 ”我们家有三个根。大哥叫木根,我叫水根,三弟叫土根。三个根咬着嘴皮子,不吭声。红薯快吃完的那几天,爹和娘离开了家,据说去江苏老舅家借粮。他俩一走,三个根就放了羊。我们手里攥着弹弓,在屋前屋后转来转去,开始惦记天上的鸟。很快我们在隔壁杜家院子里的槐树上发现了一只竹筐。这只竹筐像一只硕大的鸟笼一样挂在一根粗大的枝丫上。杜家的成分一直很可疑,听说是富农,因此尽管还未等到挨斗,这家人平时已像惊弓之鸟,很少抛头露面。此刻,看到杜家门扉紧闭,三个根轻巧地翻过了矮墙。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回去,快,别让三朵花看见。”三朵花就是杜家的三个丫头:梅花、兰花、菊花。三朵花长得虽细瘦,但每一个都伶牙俐齿,三个根不是她们的对手。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大哥说:“还有好多呢,不敢再拿了,那可是人家的口粮啊。”“这是不是偷?”我问。“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饿肚子。”大哥说。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