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239000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PPT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劳动法与 社会保障法,2,基础 理论篇,4劳动法概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5 法律关系,6劳动法主体,7法律责任,3,第4章 劳动法概述,知识结构,概念和调整对象,地位和基本特征,劳动法基本原则,形式和体系,劳动法的 作用,4,4.1.1 劳动法的概念,4.1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5,4.1.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4.1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关系,其他社会关系,6,1.1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 2、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 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 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 劳动关系兼有人身

2、关系和财产关系 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相互交错的属性,7,司法考试真题: 2009-70.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劳动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劳动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 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也具有从属关系的属性 答案:ACD,8,3、法定劳动关系的范围 第一、直接由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1)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9,国家机关、

3、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所聘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 (3)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10,第二、不直接由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非合同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服役关系均不直接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第三、雇佣关系或劳务关系 法定属于雇佣或劳务关系的主要有:家庭雇用保姆、自然人用工以及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用工关系、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形成的用

4、工关系、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招工单位形成的用工关系。,11,司法考试真题(2003年) 53.下列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 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合同 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 答案:AB,12,4、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质标准,理论标准: 当事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否存在从属性 当事人之间在经济上是否存在从属性 当事人之间在组织上是否存在从属性,13,法定标准,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没有签定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同时具备下

5、列情形,则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14,5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劳务关系的区别 立法趋向:雇佣关系概念的淡出 (1)主体不同 (2)性质不同 (3)待遇不同 (4)其他因素,15,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某日,王某休息期间,乙公司请其帮助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分歧。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

6、过程中出的事故,应当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工伤待遇。 问:王某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16,6、劳动关系认定的形式标准 (1)书面劳动合同 (2)招用用工凭证 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17,劳动者可以提供的证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五

7、)其他劳动者的证言,18,案例,李良刚诉浙江金鹰股份绵阳绢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案 被申请人辩称:查无此人相关资料,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双方均未提供任何证据,仲裁庭在庭审中要求被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据,被申请人拒不提供。本案如何裁决?,19,我的裁决,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规定,被申请人否认其与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应当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考勤记录等,但被申请人没有提出任何证据予以否认,尤其是在仲裁庭要求其在限期内提供相关证据,但被申请人仍然拒绝提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和三十九条的规定,被申请人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本

8、委认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20,7、劳动关系建立的起始日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八条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21,(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就其性质而言,包括:劳动行政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22,4.2劳动法的地位与基本特征,4.2.1劳动法的地位 劳动法是同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处于同等

9、的法律地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4.2.2劳动法的基本特征 (一)公法与私法的兼容 (二)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者管理法的统一 (三)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 (四)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23,4.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4,1.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5,1.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情形下,劳动者的利 益与用人单 位利益发生 冲突时,优 先保护前者。,各种劳动者 平等保护; 对特殊劳动 者群体的特 殊保护。,26,4.4 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27,4.4.2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合同法 集体合同法 内部劳动规制法 职工民主管理法 劳动争议处理法,工时法 工资法 劳动保护法 劳动监督

10、法,劳动就业法 职业培训法 社会保险法 劳动福利法,28,4.5劳动法的作用,(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4)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29,第5章 劳动法律关系,知识结构,劳动法 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30,5.1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现实基础,法律形式,31,5.1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并非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表现为劳 动法律

11、关系! 只有已经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 并且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 才得以表现为劳动法律关系; 虽然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 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只能作 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32,5.1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司法考试真题(2003年) 14.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 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 C.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协议 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答案:B,33,5.1.2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 动 法 律 关 系,主体

12、,劳动者用人单位 平等 隶属,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相 互对应,彼 此依存,客体,劳动行为(基本)劳动待遇和条件(辅助),34,5.1.3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5.1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发 生,终 止,续 延,暂 停,变 更,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35,5.1.3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劳动法律关系的续延,1、劳动法律关系的续延 劳动法律关系的再次发生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2、劳动法律关系续延的情形 医疗期、孕期、产假期等; 劳动合同依法续订;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 与用人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承 包期限超过劳动合同期限,36,5.1.3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1、含义 劳动法律

13、关系的既定内容和客体 依法变更。 当事人任何一方的变更,一般 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2、变更方式 双方协议或单方决定; 行政决定、仲裁或判决。,37,5.1.3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劳动法律关系的暂停,1、停薪留职 2、借调职工 3、停产息工 4、职工放长假 5、厂内待岗 6、职工涉嫌违法犯罪被暂时羁押,注意与 劳动法律关系 终止的区别,38,5.1.3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劳动法律关系的终止,1、有效期限届满或目的实现 2、主体消灭或丧失一定资格 3、辞职、辞退或协议终止 4、行政决定、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终止,39,5.2.1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5.2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

14、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劳动关系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力(权利)和义务关系。,40,5.2.2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5.2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 法律关系,主体,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相对人,内容,关于宏观劳动管理 的权利和义务 eg:劳动安全 卫生管理,客体,相对人实施的行为支配的物、无形财产,41,5.3.1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概念,5.3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有关民事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劳务法律关系。,民事劳务 法律关系,42,6.3.2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6.3 劳动服

15、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 法律关系,主体,劳动服务主体 劳动者和用人 单位,内容,关于提供和接受劳 动服务的权利 和义务,多数 由法律和行政 部规定,客体,劳动服务(基本客体)服务费,43,第六章 劳动法主体,知识结构,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服务主体,劳动者及其团体,用人单位及其团体,44,一、 劳动者 (一)劳动者的概念与分类,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职 工,45,劳动者的分类,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3、正式工临时工,1、干部工人 按照劳动标准 分工、待遇,2、全民所 有制、集体所 有制和其他所 有制,职工 分类, 正式工包括 固定工和合 同制工两种 形式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46,(二)劳动者的

16、资格,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劳动 者的 资格,47,(二)劳动者资格,1、劳动权利能力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应具有平等性,但在我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户籍 (2)职数 (3)制裁,48,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2、劳动行为能力,制约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 (1)年龄 劳动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 完全劳动行为能力起始年龄 退休年龄,49,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2、劳动行为能力,(2)健康 疾病; 残疾; 妇女生理条件 法律把健康规定为劳动行为 能力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基于对劳动行为能力被限制 者的保护,而非歧视!,50,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2、劳动行为能力,(3)智力 精神健全; 文化水平; 技术水平。 (4)行为自由 因犯罪而失去人身自由的公民; 在校学生; 在职职工的第二职业,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