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3230488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人教版教学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有效教学模式,积极推广目标教学,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尤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以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来看,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到第三轮,但部分 部分仍因袭旧的教学模式,即问题破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正文释义-朗读课文-分析结构层次-讲解思想内容-归纳中心和写作提高-布置作业。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效率不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认为,应采取有效教学模式,即有效教学的三个“三分之二”(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超过一节课的2/3,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率应不低于2/3

2、,课堂练习的正确率不低于2/3),方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重要途径。如何在特定的时间(40分钟)和空间(班级)内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最重要最值得探究的课题。要想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推广有效教学模式。推广有效教学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面向广大学生,面向大多数语文教师,模式简练,浅素清晰,操作性强;注重单篇课文教学,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少灌输,学生多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从“教材处理”的角度设计课型,精讲精练,同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与科

3、学性。 孝感市中学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课题研究已开展多年,许多优秀教师经过实验探究已经总结了很好的模式,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三个基本环节:整体感知-目标研导-当堂训练。也即通读-研导-训练,如何完成这三步呢,笔者认为可作如下探究。 一、通读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采用默读、朗读、跳读、速读等方法熟悉课文,在有感或有疑处圈、点、勾、划、批、注、评。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力对课文作纵向钻研和横向比较;记下疑难,为进入第二步学习作准备,作为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路”和“搭桥”,即预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指正学法和要领,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资料。 这一

4、环节对整个教学能起到如下三个作用:a.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b.变被动学习(要我学)为主动学习(我要学),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c.培养学习能力,为终身发展服务。 二、研导 此环节为三步中最关键的一环,往往决定着整堂课的得失成败,因此教师应格外加以重视,教师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难,要按照教学设计,用多种方法和多样途径自然而巧妙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进行深入钻研,力求让学生自我“求解”、“消化”。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欣赏点评,提要归纳,创设情景,分析图改,小组讨论,课堂发言,专题答问,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以切实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循循善诱,点拨启发。一方面要牢牢掌握教学重

5、点,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紧凑,要善于抓住重点语段,突出语言分析;另一方面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灵感,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保护其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课堂灵动起来。 三、训练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主导,怎样将两者统一起来呢?最好的方法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地听、说、读、写训练。学生通过这种当堂训练,可巩固听学,并转化为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可分为巩固性和迁移性两大类,题型要新颖多样、生动活泼,内容要有创意和启发性,并注意分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

6、态和学习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中“多读多写”或“精讲精练”等口号由于没有正确的界限,在教学实践中已成了许多教师“题海战”“大运动量训练”的口实,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消极作用。其实,“以训练为主线”与“题海战”等有明显的区别。其一,是学生能否学得主动;其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否偏废;其三,是否通过训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并且这一训练是否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题海战的“多练”,学生的学是被动的,囿于机械的重复;它不是听说读写都重要,而是题海淹没一切;它虽能使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形成某种技能,但由于没有能力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它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

7、不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我们倡导的“以训练为主线”与“单纯做练习题”的多练并非同一概念,与“大运动量训练”更不是一码事。但“以训练为主线”并不排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语言训练,它要“使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成为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 上述三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从许多优秀教师的不同风格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用于课文教学),它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精心设计导读提示,精心设计导读程序,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并及时反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则表现为积极阅读、积极听讲、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讨论、积极训练。这种科学性

8、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便于操作,效率较高。 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尤其是近几年的教改探航,我由衷感到用“通读-研导-训练”的课题教学模式取代陈旧的“八股”模式,是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科学策略,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无裨益。不过,要用好这个模式,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艺术品位,练就一身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课前要吃透教材,吃透学情,并有目标、有重点地备好课。 2、要突出语言教学这一重点(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坚决摒弃“注入式”“填鸭式”,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 3、

9、必须重视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韧的学习品性。 4、要合理把握和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有张有弛;要讲究课堂提问技巧,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 诚然,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需要和效果出发,构建教学模式,使之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读-研导-训练”这一语文教学模式尽管是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但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教学对象的纷繁复杂,教学情景的千变万化,我们应当活用模式而不将其僵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对模式进行修正,提倡选择其他有效环节优化组合,以最终形成独特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 王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