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801 文档编号:153216990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是( )A. iB. C. 1D.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复数的除法法则可得,再根据共轭复数、复数虚部的概念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所以的共轭复数,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1.故选:C

2、.【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考查了共轭复数及复数虚部的概念,属于基础题.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答案】B【解析】【分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变换为“一个都没有”,即可求出结论.【详解】“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是假设三内角都大于.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概念,注意逻辑用语的否定,属于基础题.3.对下列三种图像,正确的表述为( )A. 它们都是流程图B. 它们都是结构图C. (1)、

3、(2)是流程图,(3)是结构图D. (1)是流程图,(2)、(3)是结构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流程图和结构图的定义分别判断三种图形是流程图还是结构图解:(1)表示的是借书和还书的流程,所以(1)是流程图(2)表示学习指数函数的一个流程,所以(2)是流程图(3)表示的是数学知识的分布结构,所以(3)是结构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结构图和流程图的识别和判断,属于基础题型4.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有观测数据,已知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是,若,则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计算,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可得,从而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可求

4、得,所以,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回归直线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回归直线一定会过样本中心点,利用相关公式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目.5. 分析法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寻求使它成立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定义,根据定义分析法是从从求证的结论出发,“由果索因”,逆向逐步找这个不等式成立需要具备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其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我们易得答案解:分析法

5、是逆向逐步找这个结论成立需要具备的充分条件;分析法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故选A点评:分析法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由果索因”,逆向逐步找这个不等式成立需要具备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其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6.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6、. 推理形式错误D. 非以上错误【答案】A【解析】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一般有三段论形式,本题中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是大前提,它是错误的.考点:演绎推理.7.如图:图O内切于正三角形,则,即,从而得到结论:“正三角形的高等于它的内切圆的半径的3倍”;类比该结论到正四面体,可得到结论:“正四面体的高等于它的内切球的半径的a倍”,则实数( )A. 5B. 4C. 3D. 2【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等体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正四面体的高为,底面积为,内切球的半径为,则,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

7、,考查等体积方法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8.观察下列各式,则( )A. 47B. 76C. 121D. 12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等式,归纳出正确结论.【详解】根据题目所给等式可知:,.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属于基础题.9.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的大小由的取值确定【答案】A【解析】 且 ,又,故选C.10.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S为输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运行程序,根据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计算出输出的结果.【详解】运行程序,判断是,判断是,判断是,判断否,输出.

8、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程序框图计算输出结果,属于基础题.11.部分与整体以某种相似的方式呈现称为分形,一个数学意义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归的反馈系统分形几何学不仅让人们感悟到科学与艺木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的统一,而且还有其深刻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如图,由波兰数学家谢尔宾斯基1915年提出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就属于种分形,具体作法是取一个实心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三边中点连线,将它分成4个小三角形,去掉中间的那一个小三角形后,对其余3个小三角形重复上述过程逐次得到各个图形若在图中随机选取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

9、】分析】根据图,归纳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大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再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答案.【详解】依题意可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三角形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三角形面积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三角形面积的,归纳可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三角形面积的,所以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在图中随机选取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属于基础题.12.已知复数满(i是虚数单位),若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为,则点的轨迹为( )A. 双曲线B. 双曲线的一支C. 两条射线D. 一条射线【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两个复数的差的

10、绝对值表示两个复数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得出等式的几何意义,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因为复数满(i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为,则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到点的距离之差等于,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点表示和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复数模的几何意义,结合双曲线的定义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复数,则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复数运算化简得到,再计算复数模得到答案.【详解】,则,则.故

11、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计算,复数的模,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14.我们知道:在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类比到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进而可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详解】在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类比到空间中,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因此,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设,则集合的子集个数是_.【答案】8【解析】【分析】化简得到,计算结合复数乘方的周期性得到,得到答案.详解】,根

12、据的周期性知,子集个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集合的子集,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周期性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16.给出下列命题:线性相关系数越大,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反之,线性相关性越弱;用来刻画回归效果,越大,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的的值越大,两类变量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回归分析模型中,残差平方和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1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残差”的意义线性相关系数和相关指数的意义等统计学

13、知识,逐项判断,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详解】对,根据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反之,线性相关性越弱,故错误;对,根据用相关指数刻画回归的效果时, 的值越大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故正确;对,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的越大,“与有关系”可信程度越大,相关性就越大,故正确;对,根据比较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比较残差平方和的大小,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效果就越好,故正确;对,新产品没有明显差异,抽取时间间隔相同,故属于系统抽样,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残差”的意义线性相关系数和相关指数的意义,考查了分析能力和

14、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m为实数,设复数.(1)当复数为纯虚数时,求m的值;(2)当复数对应的点在直线的上方,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复数的类型得到方程,解得答案.(2)直线的上方的点的坐标应满足,代入数据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1)由题意得:,解得.(2)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直线的上方的点的坐标应满足,即:,解得或,m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复数的类型和复数的对应点的位置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18.(1)已知,求证:;(2)若x,y都是正实数,且,用反证法证明:与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作差法即可证明(2)假设,从而可得,两不等式相加即可找出矛盾点,即证.【详解】(1),从而:,.(2)假设,则,所以,所以,与条件矛盾,所以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