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53204684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共75页)(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名著阅读微写作名著阅读微写作是文学名著阅读和微写作两种考查方式的结合体。文学名著阅读集中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两种学科核心素养。微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名著阅读中的具化体现。必备知识夯基必备一论语一、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一)为政以德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的原有界限。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

2、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即文武并用),政事才会和谐。(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

3、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人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孔子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治国才能的人。(二)克己复礼1理解孔子的“礼”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他认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

4、完美丰富了。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烦琐。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2孔子“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孔子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

5、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护上,就需要人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只有在保证父母兄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只要在家庭中良好地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就可以达到和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这样也就可以将他有关“仁”的思想,以“孝”作为基础,以“克己”作为形式发扬,要求人们从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设想。(三)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到处碰壁。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沐浴而朝”,郑重其事地向鲁哀公报告,请求出兵讨伐,却没有效果。孔子无可奈何,只得反复申说自

6、己“不敢不告”。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有不少隐士,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接舆是个狂放的隐士,他积极主动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大的成见甚至敌意。“荷蓧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四个隐士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孔子也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的反对,

7、而且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他偶尔也有过绝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在行动上始终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四)仁者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诚心诚意地帮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8、。(五)君子之风“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很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综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

9、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六)周而不比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他指出择友的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他还教给学生待人处世的具体方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等。进而提出交友的目的:促进品德培养。强调以“义”交,不能以“利”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并且强调在交友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体现了儒家诚实守信、躬行践履的交友原则。 (七)诲人不倦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

10、育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孔子主张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使子夏顿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同

11、一个问题,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畏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有所退缩。孔子认为,教育者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在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的境界;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可以这么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八)高山仰止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骄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

12、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也,无得而逾”。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取笑言偃(子游)用礼乐之教管理武城一地的老百姓,“割鸡焉用牛刀?”子游予以反驳,孔子马上致歉;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马上发誓表示自己的清白。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孔子在这里也表现得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自己做错了,马上就能改过来,并没有用老师的架子来压人。孔子对学生的态

13、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对子路弹瑟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吻批评子路,当其他门人都不尊重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只是尚未入室。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担心子路,唯恐他会有不好的结果。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连跟从的人都认为他是悲伤过度了。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望,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却要拉住冉伯牛的手,这是真情的体现。(九)沂水春风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全章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孔子结合自身经历,循循善诱

14、、启发开导,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顾虑,从而引发学生纷纷言志。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不一样的志向。子路志在通过治理一个中等国家来实现他“有勇知方”的理想,冉有则通过对一个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对三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赞同、欣赏的态度。子路因为“率尔而对”,直率中透着鲁莽、轻率,所以孔子才会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气,而非志向理想。曾点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歌咏而乐的画面,是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治国原则,

15、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十)中庸之道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处事圆滑、世故,不得罪人;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人云亦云;有人认为,中庸就是碌碌无为,平庸甚至是庸俗,不思进取。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的观点,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其实,如果我们抛开这些成见,真正走进论语,就会发现,我们不但没有理解“中庸”,而且还可能大大地误解了“中庸”。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过犹不及”

16、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把握好一个“度”。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说的就是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弄清了中庸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应回过头思考一下,孔子为什么把中庸当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呢?这是不是也有违他自己所言的“中庸”之说了呢?其实,我们不能忽略“民鲜久矣”所说的语境。孔子看到“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一现实,强调中庸为至德,是有针对性的。平常人往往不明白中庸的真谛,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如此说来,中庸才显得难能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重读论语,我们领悟中庸之道,其根本目的是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