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n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n 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I.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l 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 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l 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 宗教翻译 《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 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 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l 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l 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 l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2.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西塞罗, 贺拉斯, 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 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II.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 n 佛经翻译 —— 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 n 明清时期的翻译 —— 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n 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 —— 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 n 建国后的翻译活动 —— 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支谦, 鸠摩罗什,释道安,颜琮,玄奘,徐光启(及利玛窦等传教士),严复,林纾,伍光建,马建忠,瞿秋白,鲁迅,郭沫若,梁实秋,林语堂,傅雷,钱锺书,许渊冲,刘宓庆,马祖毅,余光中A、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佛经翻译1. 汉代的佛经翻译:竺法兰、 安世高、 三 支(支娄迦谶、支亮、支谦)2. 晋代的佛经翻译:释道安、鸠摩罗什 3. 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谢灵云、真谛4. 隋代:彦琮、5. 唐代:玄奘B、Transl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明清时代的西实学翻译l 翻译实学领域1. 天文 数学 物理 机械工程 采矿冶金 军事 生理学 医学 生物学 舆地学 语言学2. 文学 (中-外,外-中):小说 散文;诗歌;剧本l 翻译家1.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利马窦 罗雅各 汤若望 南怀谨 马礼逊 里雅各 李提摩太 2. 中国士大夫:李之藻 徐光启 3. 洋务派:林则徐;李善兰;徐寿;王韬;马建忠4. 维新派:梁启超;康有为;罗振玉;严复;马君武;辜鸿铭C、Transl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during the May Fifth Movement and Republic of China “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D、Translation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RC建国后的翻译活动• 翻译工作者在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乱译和重复浪费的现象; •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大叶、不负责的风气;• 作品的选择和翻译的价值取向都受到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