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179096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国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多样,主要的有以作者姓名、官爵、书斋、出生地等命名方式,下列以帝王年号命名的诗文集是 A杜工部集 B白氏长庆集 C范文正公集 D饮冰室合集2. (新唐书卷64)“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以自世, 既则迫於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弥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可不戒哉!”针对唐代制度中的这种缺陷,宋元时期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枢密院 三司 行省制 通判A B C D 3.有学者认为“相对于唐代文化的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宋代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下列能证明这一论

2、断的是 四书集注 全宋词 马远踏歌图 宋 蹴鞠A B C D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袁的美籍宪法顾问,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美国人一直怀疑中国是否适合采用共和政体,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独裁的传统已使君主立宪更为适宜。袁的日本顾问也强调,君主立宪制,正如在英国与日本所示的那样,是民族力量的源泉。在这些专家的认可下,帝制复辟运动从隐蔽走向公开。”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袁世凯复辟帝制得到了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B袁世凯以恢复传统的权威基础及其象征的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权威危机问题C袁世凯想要复辟封建帝制D袁世凯在复辟帝制中出现了判断的失误5. 1927年1月15日的广州

3、民国日报在有关国民党现状的描述中写道:此时国民党党员人数超过100万,内中学生最多,占26,其次为军队,占23,自由职业者占12,工人占11,农民占9,商人占3,其他占16。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民党是多种社会力量的政治联盟,但其党员主体是知识分子国民党改组促进党务组织的发展五四爱国运动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和革命意识国内政治局面的混乱和恶化加剧了知识青年趋群入党的社会现象A B C D6.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比重变化表%1877年1894年1913年1921年1928年丝26.933.320.720.216.2茶49.424.98.42.13.7豆及豆饼1.912.013.920.5皮及皮制品0

4、.82.76.02.95.4矿砂及锑、钨丝金属0.23.32.92.1棉花0.55.74.02.73.4棉纱及棉制品0.10.10.61.23.8 据关册及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根据以上表格体现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丝、茶等传统出口大宗商品的比重变化在于其产销方式的日益落后豆、皮类产品比重变化,体现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口不断扩大。锑、钨等特种产品的比重变化,反映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棉纱及棉制品的出口变化,表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出口贸易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A B C D7.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艰巨复杂,就西方国家而言,在工业革命前经

5、历了长达数世纪的渐进演变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启动西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各种变革的基本前提条件,这其中包括:早期工业化 早期城市化 早期商业化世俗化 A C C D 8. 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von Deutschland)。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9. 在1679年柯尔伯(法国财政总监)给呼叶信中说“并没有主张对近东贸易不应运

6、出钱币,但却认为必须设法阻止商人运带钱币到近东去,诱导商人转向生产运销近东的商品,使现在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多些,以期能够相应的打击运销自己产品的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贸易,并减少钱币的流出。”与材料中信息相关的是 加强了封建王权的实力,维护了封建统治 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封建社会解体 打击了英国人与荷兰人的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A B C D10. 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成立复

7、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1. 1981年里根上台,提出“经济复兴计划”。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许多经济学家仍然怀疑供应学派的江湖药方能够导致经济的迅速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下降”。下列不属于供应学派开出的药方是:A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大规模减税 C.提高银行利率 D.削减政府财政开支12.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外近代史上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属于自由主义潮流范畴的是 马丁.路德 共产党宣言 严复 新青年A. B. C. D.13题(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

8、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樊树志晚明史材料二: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

9、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量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

10、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6分)答案(1)、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

11、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2分)(2)、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2分)(3)、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8分)答案(1)、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2分)(2)、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2分)(3)、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2分)(4)、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2分)(3)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11分)答案(1)、商品经

12、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分)(2)、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2分)(3)、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3分)(4)、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3分)14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基督教文化共同体的长期存在和封建割据,民众首先认同自己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域的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淡薄,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主权。 从15世纪末开始,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国王成为认同的象征,共同的经济制度、以相同法规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使民族国家的根基不断巩

13、固。但是,王权日益暴露出专制与狭隘的本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启蒙思想家发出了“专制之下无祖国”的呼声。英国和法国经过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大大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尤其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外来武装干涉,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一般认为西欧民族主义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材料二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孕育和成长阶段,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王朝国家转变;第二个阶段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扩张阶段,民族国家的概念和民族主义的浪潮由法国大革命起始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激发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浪潮,并由此导致了欧洲剧烈的动荡与冲突;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显示出欧洲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在共同发展中开始了某种新融合。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民族主义在近代欧洲的作用。(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民族主义对近代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其对欧洲的崛起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精神”,推动民族国家的建设,通过赋予尊严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