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174874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五年级下语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草原编写:云凤实验小学薛悦审稿:教研室范巧丽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用心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增加了解西部的兴趣。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学重、难点:重点: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学准备:课前可查阅有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音像、图片),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等。

2、课时安排: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内容。第一课时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4、学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导学准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音范读带、课文插图、课件。导学流程:一、自主学课文导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老舍爷爷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会让你更加神往,同时你更会为蒙汉人民浓浓的真情而深深感动。首先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吧!1、初读课文首先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懂的句

3、子。2、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认真阅读,先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其中最主要的景点是什么,头脑中有个总体印象。3、理清写作顺序。4、要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同学、老师交流。5、完成基础达标的内容。6、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课堂要研究的问题。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尝试完成“挑战自我”栏目中设计的问题。相信你能行!基础达标:1、我能完成以下练。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内蒙古(mnmnmn)同行的人(xnhn)好客(hoho)似的(shs)(2)我能区分形字并组词喧()拘()跤()蹄()崖()渲()苟()狡()啼()涯()2、我理解的词语有:。3、我能简要说说

4、课文主要讲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还知道课文是按顺序叙述的,按这一顺序主要写了个情景。学后疑惑:疑问一:疑问二:挑战自我:1、画出文中写得美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2、背诵第一自然段。二、合作探究通过预课文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草原的美。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美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阅读提示: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内容、思想方面的,还应该有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认

5、识,对于重点的优美的句段要背下来,你就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一)、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二)、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准备汇报自学的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三)、小组汇报交流请小组代表,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体会和理解认识。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

6、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4、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5、有感情

7、朗读。6、熟读成诵。7、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8、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三、即时训练按要求填空:1、“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绣上了”指的是_。这个比喻十分具体、恰当地描绘出了_的情景。2、“那些小丘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句话是把绿色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_。“_”指的是小丘和地之间没有分明的界线。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8、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2)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3)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四、评点总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附:板书

9、1草原第二课时学目标1、学课文第25自然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2、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3、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更美。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录音带。导学流程:一、自主学课文导读:1、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教师过渡:课文第1自然段,作者对草原环境的描写,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课文后4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民的热情好客。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oltnrumicusyli()()()()qlhuwijnpiodiw()()()2、词语手拉手: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白色的带子静

10、寂的微笑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3、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记述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先描写了景色,再描写场面,最后描写了情形,赞美了草原,歌颂了。学后疑惑疑问一:疑问二:挑战自我1、画出文中写得美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2、背诵第二自然段。二、合作探究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二)、指导学生小组交流理解课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各小组各指名读第2自然段。2、小组思考、讨论: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

11、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3、小组研读第一层课文,感受“洒脱”。4、小组研读第二层课文,体会“蒙民好客”。5、课堂训练:指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课文。6、小结: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7、小组研读第35自然段,感受“蒙汉情深”(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2)、读后小组讨论交流。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是什么意思?它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哪些地方体现了人民的风俗惯?这些风俗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相机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