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174386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自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前部分)编写人:刘洪卫 审核人:王海涛【课标要求】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理解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高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运动事例中,归纳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认识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重点难

2、点】 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要求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命题规律】 常以成语、俗语、名言、典故、诗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哲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应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灵活运用哲学知识。【学法指导】阅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学习流程】知识点一: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探究1】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毛泽东2.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谈谈你对以上两句话的理解3.【知识归纳】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2.运动的含义:【探究2】1.阅读教材P31第二个虚框内容并思考:慧能、毕尔生、黑格尔、柏格森的观点能不对?为什么?2、回忆刻舟求剑的故事,

3、想一想:楚国人为何没有找到剑?犯了什么错误?3.结合恩格思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观点思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知识归纳】3、(1)运动是- (2)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犯-错误。知识点二: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探究3】1、阅读教材P32第二个虚框内容,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知识归纳】1、 静止的含义:【探究4】1、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里。”2、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想一想,他们的观点对吗?为什么?3、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知识归纳】1、运动与静止的关

4、系: (1)区别:含义:特点:(2)联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犯 -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犯-错误。知识点三: 把握规律【探究4】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3、 水往低处流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问题:上述俗语、名句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知识归纳】1、规律的含义:【帮你理解】固有的:即事物本身具有的,不是外界强加给事物的,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本质的:即内在的,不是外在现象,不是现象的联系。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我们不能刻意回避规律。稳定的: 不是多变易逝的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D.水往低处流 E.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F.守株待兔【探究5】参阅教材33页 回答:“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知识归纳】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1)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转移的,它既不能-也不能-。规律是普遍的,-、-和-,在其运动和变化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帮你理解】(1)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探究6】现代家庭重视孩子的培养

6、,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让孩子们应接不暇,疲于奔波,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2).方法论意义(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而不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体验高考】 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探究7】我国自1958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人工增雨作业。多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人工降雨减少旱灾和预防雹灾,水库增水,森林灭火,改善

7、生态环境。回答:人工影响天气的初步成果表明了什么?这种做法能否被看作是改变和改造规律?【知识归纳】3.规律虽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体验高考】2.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在水中获取、用光照引吸幼虫喂养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终于闯出了低成本、省

8、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之所以可能的客观依据是( )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认识规律及其实现条件才能利用规律客观事物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A B C D【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了一个原理、两个概念、两对关系。一个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两个概念:运动和规律两对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给你智慧】运动歌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第四课 探究世界

9、的本质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上部分)【达标检测】要求:限定时间N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1. 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 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D. 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2. 愚公移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典故,漫画(1-5)新愚公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另类”愚公。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

10、事情要( )解放思想,反对思想僵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追求危机、方法与效果的和谐统一坚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A B C D 3读图7。这幅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发展 A B C D4. 为了缓解北方旱情,借助2月下旬的冷湿气流,我国北 方各省市纷纷采取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创造成雨。这说明(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B. 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大自然C. 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kD. 人们可以根据自然

11、规律改变条件为人类造福5.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是在概念中运动。”上述观点属于( )A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B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 雪天气。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6. 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着,任何一片天空不不会一直晴空万里。这说明(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脱离了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C. 物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

12、静止的统一 D.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7 菜根谭 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二、非选择题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于这一自然灾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哲学道理?【精点透析】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对这一问题需从两个概念和两对关系中来全面掌握(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也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