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174131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江三角洲测试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B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C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机械产品出口基地之一D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企业多由港商投资,工人、管理人员、产品的样品均来自香港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包括A.对外开放的政策 B.自然资源丰富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靠近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主要经过的渠道是 A广交会 B港澳贸易渠道C世界经贸组织 D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渠道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北京之间的铁路干

2、线是 A京广线与京沪线 B京九线与京沪线C京广线与京九线 D京九线与焦柳线5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A上海 B广州 C深圳 D武汉6珠江三角洲地区盛产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棉花 C油棕 D甘蔗7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其优势是 A是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 B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C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 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8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 A基本保持一致 B低于全国增长水平C高于全国增长水平 D有的年份高于全国增长水平,

3、有的年份低于全国增长水平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二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一熟10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侵袭 C沙尘暴 D伏旱11、香港降水丰富,但仍缺水严重,主要原因是(A)A人口密度大,用水量过大 B工农业发达,耗水多C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水体污染严重12香港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是(B)A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B环境优美,旅游服务水平高C多名山大川 D周边多经济发达的国家13 、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 B澳门最古老的庙宇是妈阁庙,庙内供奉的是南海观音C近些年来,澳门经济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博彩业比重有所

4、下降 D位于珠江口东南,背靠珠江三角洲【解: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南侧,背靠珠江三角洲,博彩旅游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澳门经济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博彩业比重有所下降,最古老的庙宇是妈阁庙,庙内供奉的是天后妈祖而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位于香港故选项C】14贝贝游览了台湾、香港、澳门,以下是他对三省区的描述,其中不可信的是()A港澳居民通用粤语,台湾大多居民的祖籍在福建 B三省区都地处低纬度,热量充足,降水丰沛C三省区的农业都非常发达 D三省区都濒临海洋,夏秋季节常有台风灾害15、不属于港澳向珠江三角洲扩散的产业是A纺织和服装制造业 B玩具制造业 C宇航和军事工业D通讯设备制造业16、珠江三角洲发展

5、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很多地方是侨乡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引进资金和技术资源丰富A B C D17、.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下列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汕头 珠海深圳 厦门 A. B. C. D.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据此完成18-20题。18、下列地区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深圳发展粮食种植B.珠海发展重工业C.广州发展综合性工业D.香港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19、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 ()A.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 B.、河流众多,交通运输以内河航运为主C

6、.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D.,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20、交通设施及线路的修建可大大加快区域间的联系,下列交通设施及线路与珠江三角洲无关的是()A.京九铁路 B.港珠澳大桥 C.京广铁路 D.京沪铁路21、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连接的城市是()深圳 珠海 香港 澳门A. B. C. D. 3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材料2:环渤海经济圈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内容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

7、%)17.526.23.54材料3:2011年6月由于美国康菲渤海蓬莱油田发生石油泄漏,累计造成5500平方千米海水受到污染(1)据材料1,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冀、辽、 (写简称)等五个省级行政区(2)据材料2, 资源缺乏,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口 (多或少)、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 (大或小)等人为因素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 (3)我国海洋石油主要蕴藏在 ;材料3揭示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为了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8、C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量开采 D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4)B、C两大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具有 、 等优势【(1)鲁;(2)水;多;大;南水北调;(3)沿海大陆架;海洋污染严重;C;(4)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26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身份”请找出下列地理区域与其“身份”错误的连线()A北京-全国政治、文化、工业中心 B新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C海南岛-国际旅游岛 D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如图)(1)图中I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我国 (400或800)毫米年

9、等降水量线一致(2)I线以东地区的人口密度比以西地区 (大或小),因为I线以东地区与以西地区相比,平原面积 (大或小),水热条件 (好或差)(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 、 为主(4)A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最能适应该自然环境特征的优良畜种是 (5)制约B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6)、四个地区中,最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故答案为:(1)400;(2)大;大;好;(3)高原;盆地;(4)高寒;牦牛;(5)干旱;(6)】读珠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城市: 市, 市 市 特别行政区 、 特别行政区 河、海:A 江 B

10、海(2)下列选项中,从香港输往内地的是( )A资金 B技术 C管理 D劳动力(3)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这里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电子产品 日用消费品 航天工业产品 钢铁工业产品A B C D(4)目前,“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 的经济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其中“后厂”指的是 。(5)每个地区依托的条件不同,可以发展不同特色的经济。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比较欠缺的条件是 。(6)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发展是依靠了国家的 ,充分利用了自身的 优势。(7)随着社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主要表现在_ 非农业人口的

11、增长以及城市_ 规模和数量的扩张(8)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了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试分析这种独特的分工合作模式对两地区经济发展各有何积极影响(9)香港与澳门人多地狭为解决该矛盾,两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港澳地区的第三产业发达,其中澳门地区的支柱产业是 。(10)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的工业不断向内地转移,其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3点)【 (1)广州 深圳 澳门 珠江 南海(2) ABC (3)A (4)港澳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5)资源 (6)政策 地理位置(7)非农业人口 规模和数量(8)“前店后厂”;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

12、发展珠江三角洲利用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优势,进行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从而引进资金和技术与管理方法,加快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9)填海造陆、建设高层建筑;博彩旅游业;(10)内地土地价格低廉,工人工资低,内地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和“外资主要来源图”,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该区位于 省东南部图中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 ,是 特别行政区,是 特别行政区,是 铁路,是 海(2)珠江三角洲与下列哪个地区隔海相望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3)从图中可知,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 该区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 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香港扮演“ ”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