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2) 新编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天空 文档编号:153144624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2) 新编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2) 新编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2) 新编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2) 新编已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试卷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从它所占的分值就可 以看出,可是好多同学看完文章,答题的时候很容易懵。到底阅读理解该如何作答呢?废 话不多说,上干货! 解题步骤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

2、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

3、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 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 ; 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 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 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 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

4、作用: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 1 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 2 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

5、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 3 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 1 为依据作出选择。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 解释说明; 话题的转换; 表示话语的中断;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 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 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 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

6、.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2.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4.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

7、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 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 从内容上来说, 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 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 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8、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 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 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 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 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 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 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 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 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

9、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 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 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 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 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10、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 显化, 帮人加深体味 ;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叫人便于接受 ;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 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 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 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 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

11、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 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 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 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 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 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 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

12、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 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 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说明文的阅

13、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 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 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引资料。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 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 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 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 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 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 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 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 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 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