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53143746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1 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 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 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在这样 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 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 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 .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 正确、流

2、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 .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 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 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2 2.挂图。 3.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学生齐读课题,审题质疑: (一)矛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作用是什

3、么? (二)盾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什么作用? (三)课文写了关于矛和盾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四)教师小结:课文写了古时候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由于片 面地夸大了盾和矛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 尬局面的故事。 (五)简介: 1 .作者:韩非(本文选自韩非子) 2 .寓言:体裁特点 3 .过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既古老又新奇的语言 文言文。大家还记得吗? 我们曾经接触过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大家回忆一下:那些名言 警句的语言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根据内容明思路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熟读成诵

4、。 全文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与矛。 第二层: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 (一)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矛、盾”等几个生字,会写 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3 “寓、矛、盾”等几个生字。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 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 . 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请你模仿 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2 . 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3 . 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又将怎样夸耀你的矛

5、?请你模 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4 . 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又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 师点到即可。表演时注意指导学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力求惟妙惟肖, 富有创造性。议论时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在尊重别人意见的前提下,发表 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不同感受。 四、联系课文悟道理 用自己的话给学习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一)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其人弗能应也”的尴尬局面? (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人或事吗? 设计说明: 这个环节,既是

6、课文内容的升华,又是课文内容的拓展。 通过讲故事、列举事例等形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寓言蕴含的哲理的领悟。 (四)课堂练习。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楚人有鬻n()与mo( )者,誉之 曰: “吾盾之jian () ,物m()能()也。 ” 2. 分小组把这则寓言故事编成一个小品,表演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4 自相矛盾 盾坚固 矛锋利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自相矛盾,请你告诉我 们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弄懂什么?自相矛盾告诉了我们

7、什么道理?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读题两遍,释题 引导学生写“揠”,查字典,了解字义。释题, 并依题质疑。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 同桌互相讨论,理解文中的词语。 (二)自读自悟: 1. 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让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 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和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 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1)快速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与课题对应的一句话。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说明 :把自己设想为揠苗

8、人,入情入境,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 想象,让学生悟情悟境。 四、深度剖析,了解寓意 1. 这是怎样的一个种田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勤劳,性子急) 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5 2.读了这些词句,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句子,谈想法。随机讲解: (1)理解“闵”“芒芒然”“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想象一下,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他会说什么呢? (3)你觉得这个人怎样? 3. 齐读课文。 五、明确寓意 (一)面对那枯死的禾苗,你会怎样指出揠苗人的错误呢? (二)如果你是揠苗人,你会怎样做呢? (三)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 了坏事呢? (四)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说明: 结合课文内容,设身处地地大胆设想,分析揠苗人当时 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言语组织能力。 六、练习 (一)练一练,对照生字表,读一读,并给它们组词。 (二)找一找,赛一赛。 从你的课外书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读一读,下次讲给同学和老 师听,看谁讲得好。 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