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

上传人:caoka****i456 文档编号:153137232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5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材料.pdf(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及其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相当宽泛的综合性的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 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于道德品质都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的角度看, 我们只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内。如 果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那么, 非智力因素则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种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称。我们要求 一个人具有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 的性格。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学习搞好,将来事业才会有所做为。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它主要起动力、定向、维持、 调节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 1 . 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所谓动力作用,就是说非智力因素能够 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兴趣和情感都可以转化为动机而成为人们学习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很有 道理的。其意思是说,知道学习重要,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以学 习为快乐。这里提出的“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学习层次或三种 学习态度中,后两个层次与人的兴趣和情感有关。即是说,人们有了兴趣、 情感以及由其他主客观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就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从 而促使人们顽强地进行学

3、习。 2 . 非智力因素具有定向作用。所谓定向作用,就是说非智力因素能够 帮助人们选择学习的对象或目标。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的动 机是不存在的;兴趣、情感总是趋向于某种对象,没有对象的兴趣、情感总 是没有的;性格的倾向性总反映一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和生活目标。因 此,一个人愿意或不愿意学习什么,或者学习到何种程度,往往并非由认识 来选择,而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决定。比如,在学生中,有的人乐意学习语文, 有的人则乐意学习数学;有的人特别喜欢学习地理、历史;有的人则特别喜 欢学习音乐、美术等等,这显然是由兴趣、情感来定向的。 3 . 非智力因素具有维持作用。维持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

4、人们 始终不渝地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在通向学习成功 的道路上是布满了荆辣的。在学习过程中,耐心的观察,持久的注意,艰苦 的记忆,积极的想象,独立的思考等,都必须有非智力因素来加以维持,才 能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坚持到底,达到目的。如果学习过程中得不到非智 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一遇困难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激流永退。 4 . 非智力因素具有调节作用。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改变学习 态度,协调各种动机,稳定学习情绪,提高心智活动水平。一个人的生活原 则,对现实的态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如果一个人自觉地意识到目前的学习 对于自己将来及社会的意义,他将会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有

5、了高 级的学习动机,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大脑处 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这样对于保持注意力、提高思维积极性及其效果,也就 是提高心智活动水平无疑很有作用。 5 . 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还表现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比如, 以劳逸结合来说,当紧张学习时就紧张学习,当轻松休息时就轻松休息。 “一 张一弛,文武之道”。在学习中,如果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就会使 学习活动井然有序,效率提高。一个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的人,会很好地执 行已定的学习计划,并会结合实际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它的 各种作用。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习

6、效果,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成才 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成才,能够形成健康人格。近年来,国 内出现了一股智力开发热。由于忽略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及其 在成才中的作用,因而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 已显得非常必要。 心理学界通常把智力因素看成是人在认识过程方面的各种能力,是人完 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它们是注意力、感觉力、观察力、 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以抽象思维力为核心。也可以说, 智力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 在人格结构中,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心理成分都可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其中一些是观念体系方面的,有理想、

7、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等;一些是反 映一般心理水平的,有动机和需要、兴趣、性格、气质等。 对少年儿童学习的进步和将来的成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同 样重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各方面的 潜能。但就目前的教育实际看,更应注意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发 挥。 研究证明,智力测验所得的智商(I Q )只能解释学生学业成绩的 3 5 4 5 ,其余部分则要由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来说明。 有的研究也表明,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高创造者,智商一般的人也可能 在创造活动中有突出的表现。心理学家卡根通过他所设计的创造力测验证 实,智商在 1 4 0 以上的儿童并不都富有创造性。他

8、的结论是,一个人是否富 有创造性,要以智商 1 0 0 为低限,同时还要取决于其它因素。 心理学家推孟等人曾对 1 5 0 0 名超常生进行了长达 5 0 年的追踪研究,对 其中 1 5 0 名最有成就者和最不成功者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两者 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别在:有卓越成就者都有坚持 力,有为实现目标而不断积累的自信心,能够克服自卑等,最不成功者则缺 少这些性格特征。 人的认识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受心理的多维结构控制的,以任 何形式忽视或否定非智力因素在少年儿童学习和成才中的作用,都是不对 的。如果仅用智力测验来鉴定儿童,就会排斥掉 7 0 有创造性的人

9、。心理学 家的这一警告并未过时。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下列三点。 其一,非智力因素影响认识活动和创造活动的风格。在非智力因素与 智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各自的人格类型和独 特的行为方式。日后,它们作为背景投射到人的认识活动和创造活动中,使 活动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的研究发现,他们虽然都是具有创造性的人,但 其活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爱因斯坦在实验中常用直觉思维,采取大胆的冒 险决策,迅速而又巧妙地将实验导致成功;另一些人则采用他们自己也很难 描述出来的玄妙、奇特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还有些人采用的是常规性思维, 按照正常程序,经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

10、。我们能看到,人的认识活动特点, 在儿童期和少年期即初露端倪,并且有的成效较高,有的成效较低。 其二,非智力因素影响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具备 智力因素那样直接参与信息获取、信息编码和贮存、检索和输出等方面的功 能,但它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在认识过程中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强 化作用。中国古代就有“勤能补拙”的说法,勤奋能补偿某方面能力的缺陷, 而勤奋即属内部动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活动能力 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活动能力水平,两者之间大约有 6 0 左右的差 距。这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制约作用之大,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其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

11、展起促进作用,并有利于个性全 面发展。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或者人为地把认识活动跟非智力因素分割开来, 不仅不利于认识活动的成效、智力的发展,而且有损于人格健康。下面的例 子足以说明这一点。赛达斯曾被誉为美国神童。他的父亲认为,人脑和肌肉 一样,是可以无限地训练和发展的。因此,小赛达斯一出世,就开始对他进 行无休止的早期教育。开始时,在他的小床的周围挂满英文字母,并不断向 他发出字母的声音。在 6 个月时,小赛达斯竟能读出英语的全部字母。接下 来小赛达斯就被各种阅读材料、算术、几何包围。他两岁时已能看懂中学课 本,1 2 岁被哈佛大学录取。严格的训练使他的天赋之才得到发展,但也使他 的神经受到损伤。

12、父亲对儿子成才心切,忽略了儿子心理变态的先兆,继续 加码。后来赛达斯在一次专题演讲中,对听众的掌声置之不理,背转身去痴 笑不止。经住院治疗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并在哈佛大学毕了业,但他对父 亲的试验产生了强烈反感,最终离家出走,更名换姓,成为了一家商店的普 通工人。 一味追求儿童早期智力开展,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忽视满足孩 子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性格,以致孩子的成 长出现种种问题,甚至精神崩溃,这种现象在当前已是屡见不鲜。希望教师 和家长能引起警醒。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非智力因素是人之素质的组成部分 观念、意志、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本身就是人之素质的组成部

13、分。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还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 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纲中的这些论述与本书所讲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一致的。 (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级中等教育的发展,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 差异比以往增大。在中学生和差生中有不少人是由于非智力因素较差, 妨碍 了智力因素的发挥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已有不少优秀教师为转变差生做了 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主要是提高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工作。他们以慈母

14、般的情感和心血唤起了一个又一个差生,甚至所谓“双差生”的求知欲和信 心,那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虽非直线上升,却也令人刮目相看,甚至使上等生 自叹不如。 (三)抵御对非智力因素的不健康影响 市场经济在我国刚刚兴趣,体制尚不健全,社会风气存在诸多弊端。社 会上“向钱看”等错误思潮必定会对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 展起负作用。比如,难免有些学生面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的高消费感到 相形见拙,进而怀疑读书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这说明在经济大潮兴起背景下 的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与培养势在必行。社会风气愈 是不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就越大,不然,“希望”二字就有从词 典上消失的危

15、险。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产 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动机的培养主要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来实现,具体做法这里不再 重述。 使学生看到所学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学习 动机。 一位农村教师在讲矩形的判定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木匠打门 时是怎样保证打出的门的轮廓恰好都是矩形,而且恰好与门框相吻合吗?稍 加停顿后,教者自己做出回答,并且说:木匠的做法是有根据的,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矩形的判定定理。这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就起到了使学生增 加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培养学习

16、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能自然地转化为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兴趣的途径较多。 1 . 激疑与引趣 激疑是提出适当的问题,使学生在知与不知的矛盾面前产生好奇心与求 知欲望。 上海市青浦县数学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激疑的精彩例子:老师讲对数 计算之前,将一纸条对折,再对折,然后告诉学生,那纸条的厚度是 0 . 8 7 m m , 问学生对折 3 2 次之后,厚度将为多少。在学生做出各种估计之后,教师公布 了令学生大吃一惊的答案:那厚度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并且告诉 学生,用即将学习的知识可以证明这个结论完成正确。于是,学生的求知欲 油然而生,兴趣盈然地开始了新课学习。 在学生升入初、高中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以及每一单元的引言中,都 应使学生感到妙趣横生,这是引趣的工作。对一些具体内容的教学,也可精 心设计引趣环节,比如讲反证法时可以用古代少年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 引趣。说的是有一次王戎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发现路旁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 其它小朋友都抢着去摘,而王戎却不去。他想: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早被 过路人摘光了,这与满树李子相矛盾。小朋友们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