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063901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规划技术大纲PPT演示文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抗旱规划技术大纲补充说明(基本情况调查、评估、分析部分),2009.6.11 北京,2,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旱情及旱灾调查和等级划分 两个图件的绘制 附表中的问题 历史干旱分析 抗旱能力评估及形势分析,3,1、基本要求-总体要求,本次抗旱规划编制基础数据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按照水利部进度要求完成省级抗旱规划。 抗旱现状分析、抗旱能力评价和抗旱形势分析,以及省级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的绘制,由省里统一组织进行。 在前面工作基础上统一对全省进行抗旱规划的总体布局,明确规划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规划建设项目。,4,1、基本要求- 基本资料收集与汇总,本次调查以收集和利用现有资料为

2、主,尽可能利用水利部门的统计报表和水资源公报,查阅当地统计年鉴。当遇到气象、农业、民政和水利等部门的统计数据不一致时,以公开刊印的数据为准;都是内部资料时,以水利部门的资料为准。,5,1、基本要求- 基本资料收集与汇总,对于缺少典型干旱年份的资料,可通过对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调查获取,但须加以说明。 旱情和旱灾基础资料收集。以县级行政区为统计单元收集资料,省级和地两级负责资料的审查、整理和汇总。,6,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1),“因旱粮食损失量”是指当年因旱可能减收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反映当年旱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估算值。,7,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当年旱情严重但是损失不严重;或是当年旱情严

3、重,粮食没有损失或反而增产等等,就是因旱粮食减产量不能反映当年的实际旱情。 原因: 作物受旱时期不同(关键生长期) 旱期所采取的抗旱措施(抗旱效益) 。,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2),8,解决办法: 可参照当年雨情、水情和墒情,以及受旱、成灾面积和抗旱效益,对当地实际因旱减产粮食进行修正,以此作为当年因旱粮食损失估算量,反映当年旱情严重程度。,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3),9,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4),“城镇因旱减少供水量”是指因干旱缺水导致城镇供水量低于正常供水量的差值。 按受旱时期实际日供水量与正常年同期实际日供水量的差值,正常年实际供水量可近似用前3年同期实际日供水量平均值计算。,1

4、0,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5),“影响工业增加值”指受旱时期城镇因干旱缺水造成的工业增加值减少量,可用因旱减少供水量与当地工业用水定额的关系来测算。 城市因旱减少供水量、影响工业增加值当选取不同测算方法和定额时,测算结果不同。建议对于同一统计单元或同一地级区,采用统一的测算方法和用水定额。以避免同样缺水量对应的因旱影响工业损失值差异较大。,11,2、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6),牧业旱灾损失主要针对我国几个牧业大省。在牧区,牲畜经济损失统计到牧业(单独统计),其他地区牲畜损失统计到农业中。但要注意在牧区牲畜损失统计到牧业损失中,就不能再统计到农业损失中,避免重复。,12,3、典型干旱年,为便于省

5、里汇总,应在本省范围内明确规定统一的三种典型干旱年(中度、严重和特大)。 省里按统一规定的典型干旱年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分配到各统计单元。 典型干旱年的确定 在下午郦处会有详细介绍,13,4、旱情及旱灾等级划分(1),抗旱规划应根据旱情严重程度来划分旱情等级,并以此作为干旱规律分析、抗旱形势分析、典型干旱年确定和规划布局的依据 。 旱情等级可根据水利部2009年3月颁布的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来划分,本标准主要是对实时旱情进行评价,有条件的省区可根据旱情资料情况对区域实时旱情进行评价,作为本次规划的补充分析材料。,14,对于大多数省区旱情监测资料缺乏的情况,在本次规划中,根据旱

6、灾严重程度来划分旱灾等级。 由于缺乏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在本次规划中,以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标准来反映旱灾严重程度。 以因旱粮食损失率来近似代替旱灾损失率。,4、旱情、旱灾等级划分(2),15,为便于全国汇总,要求各省仍需按技术大纲所给出的因旱粮食减产率指标及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标准来确定各年的旱灾等级。,4、旱情、旱灾等级划分(3),16,4、旱灾等级划分问题(4),对于我国南方部分省反映旱灾等级标准偏高的情况,在完成技术大纲旱灾等级划分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旱灾标准,或采用本省已有的旱灾标准来进行本省旱灾等级划分,以此作为全省抗旱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采用本地旱灾标准进行抗旱规划的

7、省份,要把本省旱灾标准报送国家防办和水规总院备案。,17,5、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绘制(1),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由省里绘制省级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经过省、地、县上下协调后确定,地市级图是省级图中的一部分。 在确定某一县级行政区的易旱季节类型时,若有两种易旱季节类型发生频率非常接近,则应参考周边其他县级行政区的易旱季节类型来确定该县的易旱季节类型。,18,5、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绘制(2),在确定某一县级行政区的易发旱灾等级时,如果有两个旱灾等级的发生频率列于第一和第二高,且发生频率非常接近时,可选择其中旱灾等级严重的作为易发旱灾等级

8、。 若某地级市有几个市辖区,则应将它们合并起来作为一个统计单元进行考虑。(图件要求),19,省级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着色设置表,5、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绘制(3),20,调整后,21,调整后,22,6、附表21中应注意的问题(1),因旱粮食损失量、因旱经济损失量选取不同测算方法和定额,测算结果差异较大。要避免出现每亩因旱粮食损失量达1000公斤以上的不合理现象 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的关系问题,这几个面积的正确的逻辑关系是:受旱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请填表时注意核对。,23,6、附表21中应注意问题 (2),城镇因旱减少供水量,不能根据降水减少量来进行测算,正确方法见

9、前面“城镇干旱”部分中的说明。,24,7、附表29中应注意问题,表中可供水量,有的地方填“0”或负数,有误。 不同典型年的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在同一水平年条件下应是一样的。只有农业灌溉水量是随典型年而变化的,因为不同典型年的农业灌溉定额是不一样的。 表中P97年份的蓄水工程可供水量一般情况下应该小于P75年份的可供水量。 水资源供需分析的有关内容在下午水规总院郦处长的讲座中会有详细介绍。,25,8、其他调查表中要注意的问题(1),填写调查表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比如,附表23中人口单位为万人,但在有的地方报表中填为:城镇人口:27.19;农村人口:136991。此为采用单位有误。 附表24中引水、

10、提水和调水工程规模应为区域内引水、提水和调水工程总的规模,不是单项工程规模。,26,8、其他调查表中要注意的问题(2),附表26中抗旱队伍专职和兼职人员的没有分清,专职人员应指列入行政编制的人员。有的县专职人员上百人,有误。,27,例子:南方冬季旱,损失粮食过大,28,例子:同一地区同样缺水量,影响工业增加值不一样,29,例子:受旱、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关系不对,30,例子:可供水量为0或负数,31,历史干旱分析,作为规划布局的依据,掌握当地干旱时空分布规律,9、历史干旱分析,32,9、历史干旱分析,提交成果: (1)干旱时空规律分析报告 (2)易旱季节分布图 (3)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分析内

11、容,区域干旱 时间分布特征,区域干旱 空间分布规律,年际:发生频次、连续性 年内:季节性、持续性,影响范围、地域分布,33,在本次规划中,通过对现状工程供水安全、旱情监测预警体系与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现状以及抗旱减灾管理体系现状的评估来对现状抗旱能力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估,10、抗旱能力评估及形势分析(1),34,分析2020水平年条件下将要面临的抗旱形势 (1)进行2020规划水平年条件下的水资源供需分析; (2)分析2020水平年不同干旱年各部门用水的保障程度,10、抗旱能力评估及形势分析(2),35,抗旱形势分析,(3)考虑气候变暖因素(降雨、气温、蒸发变化) (4)评价在现有抗旱能力条件下,到2020规划水平年时干旱的发展趋势; (5)抗旱工作将要面临的问题,10、抗旱能力评估及形势分析(3),36,11、城市干旱分析(特别是对严重和特大干旱年),(1)城市干旱特点、影响因素、因旱经济损失; (2)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配置情况 (3)城市供水能力和城市用水保证程度 (4)分析城市抗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37,THE END,抗旱规划QQ群号: 66848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