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042081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素材(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要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总结、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

2、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因此,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为本课的重点。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需要加深的情况下,确定了以黄土高原的形成为本课的难点。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运用PP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给学生

3、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教学结构:(一)图片欣赏 导入新课(二) 读图练习 走进黄土高原(三)合作交流 探秘黄土高原(四)实验观察 思索黄土高原(五)建言献策 改造黄土高原(六)课堂练习 头脑大比拼 2、教学程序播放关于黄土高原一组图片,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兴趣。一组图片将复杂的地理事物用形象的语言调动学生去感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读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结合板图完成读图练习,突出重点加深印象。黄土高原成因A、出示一

4、段阅读材料“黄土有多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第一个探讨问题:这些黄土怎么来?引出对“风成说”的探讨。B、关于“风成说”的探讨。我以一张示意图来说明直观明了。根据活动2我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每条证据分别说明什么问题,依据学生回答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C、在获得对黄土高原的成因初步认识后,结合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片及“塬、梁、峁几种黄土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联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理解,突破本节课难点。 水土流失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安排一组实验,与学生一起探究水土流失与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地形坡度的关系。再联系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从而探究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水土流

5、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了初步了解后,把设计的目标逐步提高,分析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连续提问,让学生讨论:水带走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营养成分高,这样会对农业造成什么影响?许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什么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什么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水土流失的恶果。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这部分内容开放性较强,我在课堂上设计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大家谈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结合图片使学生对水土保持的具体办法和治理效果有一个感性认识。课堂练习:当堂练习,巩固知识。结束语:每个人都是环境

6、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呵护生养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成因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三、水土保持1、生物措施2、工程措施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板书这样设计反映了教学要点,知识前后连贯和系统层次清晰。学生看起来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布置:课课练作业既是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检验,同时又为下一节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解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巩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说明: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采用学生独立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读、探究应用拓展”完成本课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所收获,不爱动脑的学生乐于思考,学有所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